健康養身★PM2.5濃度增加 肺阻塞容易惡化

PM2.5濃度增加 肺阻塞容易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多認為,空汙物質與肺阻塞有關,但一直找不到實際證據證實這論點。今年美國〈胸腔〉(Chest)期刊連續兩期刊登研究發現,PM2.5濃度每增加10µg/m3,住院率增加3.1%,死亡率增加2.5%;當PM2.5平均濃度高於75μg/m3,就會增加肺阻塞患者急性惡化發作比例。

PM2.5 誘發肺阻塞COPD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級主治醫師、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世隆表示,近年來,台灣肺阻塞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多是50、60歲患者,近來40多歲的患者越來越多,門診中最年輕的患者約42歲,40歲以上民眾,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肺阻塞患者以男性居多,最主要致病原因為吸菸,其次為暴露在具有油煙、粉塵,或化學物質環境,甚至近年研究發現,PM2.5細懸浮微粒也都會誘發肺阻塞,像上述研究就是佐證。

初期似感冒難察覺

鄭世隆醫師表示,肺阻塞初期症狀為長期咳嗽、有痰等,與感冒相似,早期患者難以察覺,當病情逐漸惡化,患者會開始感到喘不過氣,特別是做一些較耗費體力的活動,「喘」的情況會加劇。而肺阻塞通常是漸進式惡化,無法以藥物完全治癒,目前對於肺阻塞的治療僅能延緩肺功能惡化。再進一步提升善病患運動能力、生活品質,並降低急性惡化的頻率、嚴重度、減少住院次數。

2017治療肺阻塞最新指引 遵循123原則

最新出爐的2017年全球肺阻塞治療指引,提出123原則,以單方LAMA作為治療出發點,也就是輕度肺阻塞患者以1-單方支氣管擴張劑為主;中重度肺阻塞患者以2-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反覆急性惡化者以3-複方支氣管擴張劑加吸入性類固醇治療。

鄭世隆醫師強調,最新治療指引推薦LABA及LAMA作為治療中重度肺阻塞首選藥物,原因為如果中重度患者一開始就用三種藥物治療,擔心未來如果急性惡化會無藥可用,因此建議123階梯式治療。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最好戒菸,否則治療效果可能很有限。跨國大型研究也顯示,使用複方氣霧式噴劑12週比使用單方藥劑提高87%的肺功能,使用54週後,肺功能改善約兩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6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又到媽祖出巡的宗教界盛事,屆時將有上萬名信眾,以徒步方式跟隨媽祖遶境;醫師指出,長時間步行可能出現腳底起水泡、腳部紅腫熱痛,甚至抽筋等症狀,建議穿著棉質吸汗且透氣的襪子,以及底部柔軟並常穿的鞋子,可減少腳部發生的不適感。(圖片來源:取自網路)今年媽祖遶境即將於明日登場,...

閱讀詳情 »

健康達人網/連以婷 過去瑞典學者發現,整晚不睡覺對大腦造成的傷害有如被鈍器重擊,因腦部有毒物質 NSE 及 S-100B 濃度會增加;如今美國研究學者以實驗再次證實「熬夜傷腦」這項說法,這次他們發現──睡眠不足將永久損壞腦細胞。 來自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以小鼠進行實驗,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 2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家大小到國家公園踏青,卻吸到二手菸,使原本增進健康的活動變得不健康,引起不少民怨;國民健康署宣布,4月1日開始,國家公園的指定範圍內,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違者可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長馮宗蟻表示,由於常接獲民眾抱怨,扶老攜幼至公園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有鑑於國際結核病疫情日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96年起,便訂定每年的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而在2006-2015年結核病10年減半目標下,台北市結核病管理中的個案數截至2014年3月1日,也已由原本的2000多人陸續降至750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