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PSA正常就沒事? 還是可能罹患攝護腺癌

PSA正常就沒事? 還是可能罹患攝護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是評估攝護腺健康的重要指標,不過台北榮總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提醒,PSA並非評估攝護腺癌唯一指標,研究調查發現,PSA小於1的患者中,8%的患者攝護腺切片有問題,而PSA在4到10之間,則有20%-30%的患者有攝護腺癌。即使切片正常,依然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沒抓到病灶。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PSA
張延驊主任表示,不只攝護腺癌,很多原因都會造成PSA飆高,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發炎、泌尿道感染等因素,也都會造成PSA升高。當PSA升高,重點在於找出背後原因,若發現切片結果正常,使用藥物治療後,PSA還是居高不下,可能代表沒抓到病灶,此時就要考慮再做一次切片,或進行核磁共振攝影檢查。

攝護腺癌症狀 常遭誤認為老化
攝護腺癌到了晚期,存活率便大幅滑落。張延驊主任表示,第四期攝護腺癌五年存活率約49%,十年存活率則只有28%,約三成患者第一次診斷便是第四期。不少患者出現小便速度變慢、尿不出來、尿滴滴答答漏不停、頻尿等症狀時,都以為是單純老化現象,等發現不對勁時就醫,可能就已經太晚了。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 用藥選擇增多
治療晚期攝護腺癌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但多數患者在治療18到24個月後,便產生抗藥性,連荷爾蒙療法也失去效果。近年來陸續出現抑制雄性素新藥,像剛通過健保給付的口服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就可以為使用荷爾蒙療法失效的患者提供另一種選擇。

運動、曬太陽、健康飲食 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張延驊主任提醒,想要預防攝護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規律運動、曬太陽,以及避免食用過多高油脂、油炸食物,並少吃紅肉。研究顯示,透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有助降低攝護腺癌風險,民眾平常也可吃花椰菜、番茄等含抗氧化食物來防癌。

定期檢查PSA 非常重要
張延驊主任也建議,50歲以上族群就應定期檢查PSA,若是一等親患有攝護腺癌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4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PSA。40歲族群可以先做一次PSA檢查,當作未來數值變化參考基準,一旦發現數值快速上升,就要提高警覺,接受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0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世衛組織3月3日發布最新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日上午10時,大陸境外共有72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1萬566例,死亡166例。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1天,中國境外的新增感染病例比中國境內多出9倍。   世衛組織表示,在新冠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面對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來襲,人們因為害怕擔心,在精神緊繃狀態下說出了一些不合適的言語,導致更多人出現恐慌,站在第一線與疾病對抗的醫護人員表示:「不論醫院是不是防疫責任醫院、不管進來的病人是誰,面對生命該做的事不變,因為使命讓他們能做有意義的事。」防疫期間貢獻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腸道細菌只能用於消化食物,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對人體的影響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中研院研究發現,一種腸道厭氧菌具有逆轉性荷爾蒙功能,未來可能運用在治療雄性禿、攝護腺癌及乳癌等疾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表示,人體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有些人上了年紀之後,行走時難免會感覺膝蓋關節「卡卡的」,或是在爬坡、走樓梯等某些特定動作時,感到膝蓋疼痛。如果無法以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減緩疼痛時,可考慮使用關節腔玻尿酸注射劑,補充關節腔內的潤滑液,以減輕膝蓋疼痛感。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初期以止痛復健為主 一般而言,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