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T細胞生物製劑治RA 結核菌感染機率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18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男大生,關節腫脹、變形,日常生活有許多困難,前後治療許多年皆未見起色,深感困擾,直到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後,有明顯改善,生活品質大為提升,目前已順利就讀研究所。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陳英州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系統攻擊關節之長期慢性炎症,好發於15至40歲,以女性居多,與遺傳亦有相關,若有家族病史,則增加3%的罹患機率。患者多從手腳關節僵硬開始,漸漸腫脹,甚至造成關節變形,少數嚴重者恐需截肢。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要目標在於防止骨關節的結構變形,次要目標為減少關節的腫痛;藉由T2T(Treat-to-Target)達標治療,讓患者恢復一般正常的生活機能。若DAS28(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數值小於2.6,則達到「完全緩解」之治療目標。

在用藥方面,目前的生物製劑中的第一線用藥包括T細胞生物製劑,透過T細胞活化的抑制因子CTLA4而調節免疫,以及有抗腫瘤壞死因子等作用目標不同之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佳,患者病情皆能有明顯改善。

陳英州醫師提及,曾有一名40歲類風濕性關節炎男性病友,膝蓋腫脹,關節積水,造成貝式囊腫,使用幾種藥物都無效,近期改用T細胞生物製劑,約三個月已明顯改善病況,關節腫脹都消了,也不用開刀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最擔心感染風險,部分生物製劑可能會增加細菌或結核菌感染的機會,若引起結核病,除了影響肺功能,若散佈至全身,更可能有致命危險。陳英州醫師指出,T細胞生物製劑相對安全,根據文獻報告與臨床經驗,由於作用機轉不同,T細胞生物製劑副作用少,感染結核菌的機率及程度都很低,患者使用可以較為安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清明節將至,傳統習俗會吃潤餅,衛福部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提醒民眾,兩個潤餅的熱量可能就高達1000Kcal,比一個便當800Kcal還多,所以最好當成主餐食用,不要當點心,如果可以自己備料包捲,內餡的肉類及蔬菜最好用清燙或蒸熟,不要炒過,花生粉和糖粉也最好減量或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5歲阿嬤,長期有體重過重困擾,某次突然左腿痛到無法行走,家人又剛好不在身邊,還好找到住家附近常看診的王醫師協助,經過評估後,發現阿嬤有兩膝關節退化狀況,加上曾做過腰椎手術,恐是退化性關節炎或骨質疏鬆引起併發症,建議阿嬤到醫院骨科門診進一步診療。 透過轉診合作機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曬傷時你也會敷蘆薈或小黃瓜嗎,小心不但沒療效,恐還使症狀加劇引起發炎反應;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蘆薈雖有消炎、舒緩曬傷等症狀,小黃瓜也有保濕舒緩等效果,但若直接拿來敷臉,恐會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引起紅疹等症狀,不能輕忽嚴重性。 塗萬金油消炎降溫? 恐更刺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4歲婦女,平時生活作息正常,也未有菸癮,某次接受健檢時,卻發現右上肺處有塊陰影,進一步檢查發現是約三公分大小的腫瘤,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經由醫師建議進行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後,順利切除腫瘤,且因傷口小,術後恢復良好,也不須接受化療,出院返診也幾乎看不到傷口。 肺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