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T細胞生物製劑治RA 結核菌感染機率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18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男大生,關節腫脹、變形,日常生活有許多困難,前後治療許多年皆未見起色,深感困擾,直到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後,有明顯改善,生活品質大為提升,目前已順利就讀研究所。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陳英州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系統攻擊關節之長期慢性炎症,好發於15至40歲,以女性居多,與遺傳亦有相關,若有家族病史,則增加3%的罹患機率。患者多從手腳關節僵硬開始,漸漸腫脹,甚至造成關節變形,少數嚴重者恐需截肢。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要目標在於防止骨關節的結構變形,次要目標為減少關節的腫痛;藉由T2T(Treat-to-Target)達標治療,讓患者恢復一般正常的生活機能。若DAS28(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數值小於2.6,則達到「完全緩解」之治療目標。

在用藥方面,目前的生物製劑中的第一線用藥包括T細胞生物製劑,透過T細胞活化的抑制因子CTLA4而調節免疫,以及有抗腫瘤壞死因子等作用目標不同之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佳,患者病情皆能有明顯改善。

陳英州醫師提及,曾有一名40歲類風濕性關節炎男性病友,膝蓋腫脹,關節積水,造成貝式囊腫,使用幾種藥物都無效,近期改用T細胞生物製劑,約三個月已明顯改善病況,關節腫脹都消了,也不用開刀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最擔心感染風險,部分生物製劑可能會增加細菌或結核菌感染的機會,若引起結核病,除了影響肺功能,若散佈至全身,更可能有致命危險。陳英州醫師指出,T細胞生物製劑相對安全,根據文獻報告與臨床經驗,由於作用機轉不同,T細胞生物製劑副作用少,感染結核菌的機率及程度都很低,患者使用可以較為安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1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目前死亡率約為1%。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更正後的圖表並沒有往下的趨勢,整體疫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疫情升溫,許多運動場所和健身房紛紛暫停營業,而面對遠端上班、上課,整天在家中長期久坐,無法外出運動的處境,居家運動儼然成為一股生活新潮流,但礙於家中空間狹小,有哪些項目是適合在家裡運動的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分析發現,如果你與吸菸者生活在一起,呼吸到他們的菸會使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50%以上,研究結果在線上發表,並刊登於《Tobacco Control》(菸害防制)。 英國的研究作者說,這些發現也表示,想防止人們接觸二手菸,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研究團隊分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確診上升671例!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新增個案401例與校正回歸266例,雙北占307例與117例;面對每天巨量暴增個案,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離標準,原則上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已達10天,就能回家居家隔離7天,或自主健康管理7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