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TDP-43球狀聚合物 恐是神經退化原因之一

TDP-43球狀聚合物 恐是神經退化原因之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陳韻如博士研究團隊,日前發現TDP-43蛋白球狀聚合體,很可能是導致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退化性神經病變的關鍵因素之一,此為一種好發於65歲以下族群的嚴重失智症。該項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專業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TDP-43以往不被視為「類澱粉蛋白」族群

研究團隊解釋,目前有超過20種人類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等皆被證實與「類澱粉蛋白」(amyloid)有關。「類澱粉蛋白」是一種蛋白質錯誤折疊後,所形成的蛋白沉澱,其中「乙型類澱粉蛋白聚合物」(amyloid-β (Aβ) oligomers),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中的主要致病因子。以往雖然TDP-43沉積物,亦出現在患者的神經細胞,但是因為其染色結果並無定論,所以TDP-43先前始終不被視為「類澱粉蛋白」族群。

TDP-43球狀聚合物可能是神經退化的關鍵

但是,陳韻如博士研究團隊利用生物化學與物理方式,發現具全長序列的TDP-43蛋白,會快速地聚集成球狀聚合物。該聚合物會與原本抗類澱粉蛋白聚合物的抗體(amyloid oligomer-specific antibody)產生免疫反應。這項結果顯示,TDP-43與類澱粉蛋白家族有共通性。同時,TDP-43聚合物具有神經毒性,而且和正常的TDP-43在構型及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此外,TDP-43球狀聚合物會誘使Aβ形成更多的Aβ聚合物而非纖維,這樣的現象暗示,TDP-43球狀聚合物可能在阿茲海默症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該團隊更進一步製作出能專一辨認TDP-43球狀聚合物的抗體,並利用此抗體及電子顯微鏡技術確認,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患者的腦組織中,確實存在著TDP-43的球狀聚合物。他們在TDP-43基因轉殖鼠的前腦也發現了該聚合物,並且其產量會隨著年紀老化而增加。總和這些證據皆指出,全長TDP-43形成的有毒類澱粉球狀聚合物,很可能是導致神經退化疾病的關鍵之一。

另外,由於TDP-43也是「漸凍人症」(ALS)的主要致病蛋白,這項創新研究成果對於好發於中年族群因衰弱、肌肉流失、癱瘓、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重症,以及好發於老年人的阿茲海默症亦具關鍵性理解之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1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黃先生,11年前突發性腹痛,罹患罕見的腸繫膜動脈栓塞,俗稱小腸中風,術後失去了所有的小腸,雖保住性命,但吃完即瀉完全無法吸收,確診為腸道衰竭,11年來必須仰賴點滴維持基本的水分與熱量,日前臺北榮民總醫院成功協助小腸移植,病患目前已能逐漸順利進食,提高生活品質。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64歲的廖先生因痛風、高尿酸而長期服用止痛藥物,導致10多年前腎功能變差,2015年開始了每周3次的洗腎人生,常出現發冷、冒汗、血壓不穩等症狀,廖太太心疼另一半長期受苦,決定捐腎救夫,幾經評估後2人於10月25日進行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廖先生終於能回歸健康生活。 &...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有位粉絲媽媽在阿包醫生的粉專上提問:「我的兒子最近剛上幼兒園大班,他們的作息是吃飽飯後就會準備午睡,他平時習慣趴睡,但他的老師請他不要趴睡,原因是這樣會壓迫到胃,躺著或側睡會比較好。」   各位爸媽要先知道孩子與成人的腸胃系統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5歲蔡小姐事業有成、保養得宜,是同齡友人稱羨的美魔女,但她近年來飽受眼睛乾澀所擾,眼球經常出現紅血絲,眼角甚至還出現果凍般的薄膜,雙眼瞬間無神,大減昔日亮麗模樣,就醫後確診為結膜鬆弛。結膜鬆弛 致使眼睛外觀出現「果凍」現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角膜暨眼整形科主任江鈞綺表示,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