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26歲的小李是一個健康的女子,她的老公也很健康,目前小李停經52天,早孕反應消失,超聲提示胚胎停育,也就是流產了。拿著B超檢查單,小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老公都這麼健康,懷孕以來又格外注意,及時補充葉酸,避免劇烈活動,怎麼就流產了?自己這次流產了,下次再懷孕,會不會還發生流產?自己和老公需要去全面檢查一下流產的原因嗎?

心裡有了陰影的她小心翼翼的諮詢我,相信這也是很多首次發生自然流產的女性朋友困惑的地方。

自然流產是育齡期女性的常見疾病之一,發生率為15%,而其中80%以上發生在妊娠12週之前的早期流產。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中,胚胎和胎兒染色體異常是主要原因,約佔50~60%。

有研究發現,隨著流產次數的增加,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逐漸降低,這可以理解為隨著流產復發次數的增加,其中屬於自然淘汰的情況相應減少,此時則需綜合考慮導致流產的各種病因,全面分析後判斷。

對於初次妊娠後出現先兆流產或僅有1次的流產史的患者,可認為此次妊娠失敗多是由於胚胎異常所致,無需勉強保胎或給予特殊檢查。但對於復發性流產患者則必須對各種可能的病因進行全面排查,並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復發性流產是指與同一伴侶連續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週前的胎兒(體重≤500g)丟失者,國內仍把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週之前的胎兒丟失稱為習慣性流產。

對於一貫健康的小李姑娘,發生了首次自然流產,且發生在懷孕的早期,考慮其原因主要就是染色體發育異常所致,屬於胚胎的自我淘汰,這種情況只是妊娠過程中的一次偶然的不幸事件,大多數不會影響下次的受孕,下次大部分人會懷個健康的寶寶。小李夫妻倆本次流產後都不需要做什麼和懷孕相關的特殊檢查。流產後觀察月經恢復正常,至少3~6個月後,小李夫妻就又可以要寶寶了!

而對於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複雜,包括遺傳因素、解剖異常、內分泌異常、感染因素、免疫紊亂和血栓狀態等。對於復發性流產的女性朋友,也就是流產次數大於2-3次的時候,發生自然流產後,就不能直接要寶寶了,首先需要夫妻雙方全面的檢查如體格檢查婦科檢查、遺傳學檢查、內生殖器畸形的檢查(宮頸功能不全的檢查、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B超、宮腹腔鏡)、內分泌檢查、感染因素檢查和免疫學檢查,然後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後再要寶寶。

(本篇摘自Life來源)

 

不分老少,糖尿病也低齡化?!預防糖尿病,就要吃這三種食物!!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詭異到不行!!一個「重度精神分裂者」兼「動物愛好者」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事實上卻是人工智能所做的夢?!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自拍的最高境界:「死」都要自拍!!!13張讓人嚇破膽的自拍照,這真是太有戲劇張力了,Bravo~~~

產檢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突然不見了?

相關推薦

頭痛時,常會伴隨出現想吐的感覺,但為什麼頭痛跟嘔吐有關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頭痛會影響到中樞神經、自律神經與腸道自主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造成各系統之間的神經紊亂,進而刺激嘔吐中樞而出現想吐或嘔吐的症狀,這也是人體身體自我保護的方式之一喔。  大腦是掌管全身各處的重要器官,當頭痛發作時,會...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風後肢體痙攣要警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程信翰提醒,中風後的復原過程十分艱辛,尤其,肢體痙攣不僅會影響復健的進度,也會加重病人心理及家屬的負擔,因此,除了原本的復健治療外,若病人出現手腳異常緊繃的問題,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否則肌肉長期攣...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皮在癢「萬年藥膏」一條用到底真行得通嗎?國內皮膚科醫師發現,門診常有病人覺得之前開的藥有效,一再要求開一樣的藥,忽略了每次皮膚癢的病因不一定相同,可能上次是黴菌感染,這次是異位性皮膚炎;加上各部位吸收力不同,提醒民眾不能藥膏全身只用...

閱讀詳情 »

隨著醫學進展,男性避孕的方式也相當多元,除了容易失敗的體外射精外,還有哪些方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目前較常見的避孕方式主要是保險套以及結紮手術,亦可選擇使用男性避孕藥、避孕針等方式,藉由荷爾蒙以抑制精蟲數量,達到避孕的效果;若有避孕需求,建議主動向醫師諮詢適合的做法。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