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它」是天下最廉價的「第一大補」!勝過人嵾湯!重點是人人能吃!

「它」是天下最廉價的「第一大補」!勝過人嵾湯!重點是人人能吃!

 

(翻攝自secretchina,下同)

「它」是天下最廉價的「第一大補」!勝過人嵾湯!重點是人人能吃!
「米油」俗稱粥油,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古人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穀雜糧養人,粥更養人,而從粥裡煮出來的粥油則是最最養人之物,你不喝點它,豈不是太可惜!

粥油是什麼?

粥油又叫做“米油”,它一般是指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用大米、糯米或小米熬粥,待煮成粘稠時,可以見到漂浮在上面的一層油亮香醇的流體,這就是粥油。

富人喝參湯,窮人喝粥油

粥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它,對它不以為然,可能有人會認為粥油是臟東西,把它倒掉了,事實上它是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在熬粥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營養會進入湯中,尤其以粥油中營養成分最為豐富,是粥裡的精華所在,滋補力之強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有著「粥油賽參湯」的說法。

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則認為「米油可代參湯」。

病後體弱者、嬰幼兒、產婦、老年人等,常食使人肌膚色白、身輕健康。

俗話說:富人喝參湯,窮人喝粥油,這說明粥油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人參湯大補元氣但並非人人適合。因為人參不能隨便補,補人參需要諮詢專業中醫。但粥油不同,它是藥食同源的食物。

人人能吃,不受體質條件所限

「它」是天下最廉價的「第一大補」!勝過人嵾湯!重點是人人能吃!

胃虛不受補的人喝粥油,可以補精益氣,起到溫補的功效。

大米、小米均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它沒有任何禁忌,人人能吃,不受體質條件所限。中醫認為先天不足,脾胃不合的人喝粥油健脾、胃虛不受補的人喝粥油,可以補精益氣,起到溫補的功效。

病後體弱者、產婦、患有慢性胃腸炎的人經常會感到元氣不足,喝粥油能補益元氣、增強體力,可促進身體早日康復。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效果。

小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小米粥非常不錯,尤其是小米的粥油,它含有豐富的能量維生素B,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慾。

無論對於先天脾胃發育不足的改善,還是後天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腹瀉、便秘、嘔吐、出牙不適等情況的緩解,都很有幫助。

粥油中含有的蛋白質可以與牛奶相媲美。粥油的維生素A、D、B等含量也很高,且極易吸收,有補虛健脾、益腎補髓、補肺止咳之功,所以在民間有「粥油賽人參」的說法。它還含有被稱為美容營養素的y-谷維素,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淡化色斑。同時還能降低毛細血管脆性,防止肌膚皸裂並改善肌膚色澤,能潤膚美白。

需要注意的事項:

「它」是天下最廉價的「第一大補」!勝過人嵾湯!重點是人人能吃!
粥油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1、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空腹喝粥油勝過參湯。

2、最好的米粥要用留存胚與糊粉層的新鮮糙米或小米,用現在的精製大米熬製的米粥,營養價值極低,這樣的大米熬粥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

3、優質的粥油必須用新鮮的糙米或小米熬出來,新鮮糙米或小米的米油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服用。

4、貯存過久的陳舊米的米油則有致潰瘍的作用,用這樣的陳米熬粥,那麼粥油的滋補作用就會大打折扣,失去了粥油的營養滋補價值。

via-secretchin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外電報導,挪威再傳醫護人員施打牛津AZ疫苗後,發生血栓相關事件,最近牛津AZ疫苗傳出疑似是作用,可能降低首批施打對象接種意願,傳出總統蔡英文將帶頭,增加醫事人員信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無法幫她決定」。 牛津AZ再傳疑似血栓事件多國緩打 莊人祥:仍有多國持續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名新冠境外移入,個案(第986例)南非入境檢疫期滿自費採檢陽性確診,研判因Ct值高培養病毒檢測基因序列不易;另外,菲律賓也傳出病毒變異,目前台灣邊境未發現相關案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86例個案是南非籍20多歲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第二型糖尿病過往多被認為年紀大才可能罹患,但近來卻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柏蒼指出,學界將40歲以下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稱為年輕型二型糖尿病,且根據各國研究發現,不僅人種的差異影響疾病表現,其中亞洲人也屬於易發生族群。35歲男常疲倦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躁鬱症發作時,會在清楚的一段時間內感到異常,且有持續具有高昂或易怒的情緒,並同時伴隨像亂花錢、性慾增強、話多、過度自信、失眠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王志嘉醫師指出,躁鬱症又分躁期及鬱期,若為鬱期發作時,病患則連續至少兩星期感到持續存在憂鬱、悲傷、無望等情緒,且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