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3歲男離婚後性情大變 原來是躁鬱症惹禍

53歲男離婚後性情大變 原來是躁鬱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躁鬱症發作時,會在清楚的一段時間內感到異常,且有持續具有高昂或易怒的情緒,並同時伴隨像亂花錢、性慾增強、話多、過度自信、失眠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王志嘉醫師指出,躁鬱症又分躁期及鬱期,若為鬱期發作時,病患則連續至少兩星期感到持續存在憂鬱、悲傷、無望等情緒,且同時伴隨不想動、性慾減低、胃口差、失眠等症狀。

男刷爆卡不睡覺 醫:躁鬱症導致

一名53歲男性,日前剛與妻子離婚,起初情緒低落且食慾差,甚至有失眠現象,但兩週後卻突然完全轉變,不僅情緒高昂且有自信,甚至瘋狂刷卡購物,還可以連續五天不用睡覺,就醫檢查時確診為雙相情緒障礙的躁症。王志嘉醫師解釋,其實躁鬱症情緒變化很明顯,若發生身邊親友有類似症狀,就應盡快接受治療。

躁鬱症患者提早治療 有助症狀獲改善

王志嘉醫師說明,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也可藉由電氣痙攣療法、心理治療、復健治療,其中若藥效不佳或緊急情況時就可採以電氣痙攣療法;另外,也需提供患者及家屬情緒支持等心理治療,最後則是給予自我照顧訓練、社交功能訓練等復健治療,患者若能提早治療且規律服藥,症狀通常都能獲得改善,並恢復過往社會功能。

躁症期應預防自傷行為 必要時應尋求醫師協助

但要注意,病人在躁症期時,要預防高危險性暴力、自傷行為,並多觀察進食情形、睡眠是否有減少。王志嘉醫師強調,在鬱期時則要預防自殺,若服用鋰鹽藥物者,須按時依醫囑抽血檢查鋰鹽濃度,並注意是否有腹瀉、肌肉無力等中毒症狀,一旦發現進食量過少或有任何異狀,都應盡快告知醫師,以免影響病情。

【延伸閱讀】

避開乾眼症「上班族警戒區」 還我清澈雙眸,拒絕成為糊矇族!

產後腰痠、漏尿!盆底肌作祟? HIFEM科技緩解不適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肥胖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且導致糖尿病患者容易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壞膽固醇阻塞血管,進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於一般人。國外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成,壽命約減少8至10年,而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能降低發生心臟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失智人口成長快速,但民眾對失智症的了解仍不足夠,也因此讓辛苦照顧的家屬鮮少有機會帶長者參與藝文活動,深怕失智長輩的脫序行為會遭受民眾的排擠與斥責。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在上週六〈12/6〉晚上特地舉辦「憶起幸福慈善音樂會」,與長榮交響樂團、新光保全暨文藝及社福基金會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國內器官捐贈人數逐年遞增,目前在健保卡加註器捐意願者已近24萬人;調查也發現,幾乎每個人都聽過器官捐贈,且高達67.3%願意捐贈器官,但實際簽署器捐者卻只有不到1%。為此,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於今日舉辦「器捐加註 希望永駐」記者會,公開表揚今年優秀器官勸募人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跌倒是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死因,每年有將近50萬名老人跌倒,超過半數是在自家跌倒,而最常發生跌倒的地方為客廳、臥室及浴廁。台北市衛生局呼籲,家中有65歲以上銀髮族、50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最好申請居家職能治療師到府協助復健,並改善居家無障礙環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