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排宿便」更要吃!!!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多種心腦血管疾病都有明顯的誘發作用。因此,有效的控制血壓非常有必要。

除了按照規定服藥、改善生活習慣之外,中老年人經常吃一種食物,能從源頭上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它就是黑芝麻。

黑芝麻鮮為人知的功效

我們通常一提起黑芝麻,大家就能想到它烏髮效果好,那麼,黑芝麻除烏髮外還有哪些功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芝麻苗)

1、控制血壓

芝麻中的鐵能生血活血,錳能加強細胞組織功能,因此常食黑芝麻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血壓。

此外,黑芝麻富含鋅、鐵、錳,定期適量地服用黑芝麻,可改善腎臟內鋅鎘比值,保護腎臟。

2、疏通血管,預防動脈硬化

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不僅能增強血管的彈性,還可促進血液循環運行,預防中老年心、腦血管硬化。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3、穩定血糖

芝麻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一定程度上能穩定血糖。

4、抗癌、延年益壽

芝麻是富硒食物,因此它還有良好的抗癌作用;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芝麻苗)

古醫籍《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傷中虛贏,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精益髓。」可見芝麻有潤五臟、延年益壽的功效。

從黑芝麻的營養成分和古人的服食經驗可知,芝麻降血壓、護血管、防病強身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那黑芝麻究竟怎麼吃才能有效控制血壓、保護血管呢?下面介紹幾款黑芝麻食療方供中老年朋友們參考。相信你一學就會!

杭菊黑芝麻糊抗高血壓、降血脂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製作方法

黑芝麻粉50克,蜂蜜20克,醋10毫升,杭菊花20克(煎汁10毫升),加溫調芝麻糊,每日1一2次。

注意

糖尿病患者及便溏者慎用。

黑芝麻核桃丸中風偏癱、便秘方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製作方法

1、黑芝麻1000克(洗淨,蒸、晾乾)研粉;核桃仁100克粉碎。

2、煉蜜250克,紅棗500克(去皮、核)調勻和丸,每丸重約5克,每服2丸,黃酒送服。

芝麻莖葉飲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製作方法

芝麻葉、莖各250克,洗淨,煎水200毫升。

注意

溫服,常服可防慢性風濕關節炎復發。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小小的黑芝麻,竟有降血壓、抗癌、延年益壽等功效,真是太神奇了!趕緊告訴身邊的親戚朋友,為了身體健康,可以經常吃一吃!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本站即時熱門文章!!

絕對值得一看!!!▼

「子瑜」泳裝照曝光!!小蠻腰太惹火!讓網友都凍不住!!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一次14隻!!這些都是我生的嗎?貓媽的表情…她被嚇壞了吧!!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驚悚!無聊拿「三面鏡」照「皮卡丘」,沒想到竟然出現靈異畫面!!最右邊的鏡子…

「抗癌」要吃它,「通血管」要吃它!降「血糖」 「排宿便」更要吃!!!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藥物使用不當,不但病沒治好,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根據美國國家健康資訊統計中心調查,六十歲以上老人比起其他年齡層的人,是最容易因藥物濫用或誤用而受傷的族群;門諾醫院藥劑科莊涵婷組長指出,要正確用藥,就要具備用藥五大核心能力。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全台約有2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59歲的林先生去年底發現右側臉頰下方疼痛,並有水泡狀紅疹,前往皮膚科求診,被診斷為俗稱「飛蛇」的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遂以藥物控制病情,沒想到紅疹範圍逐漸擴散,接著右下顎牙齒開始鬆脫,檢查發現他的右下顎齒槽骨已嚴重吸收破壞,才使牙齒自動脫落,造成進食困難。收治林先生的台北醫學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青少年吸毒情況日益嚴重!根據警政署調查發現,使用K他命的青少年比率逐年上升,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有鑑於此,新北市衛生局和轄內知名飲料店合作,舉辦「青春找茶-不找毒」活動,只要在6月23日至30日期間,到店家填寫問卷,就可當場享有飲料折價5元的優惠。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近4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家有老人,一定得要注意他們是否有體重減輕、疲憊感、肌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以及低身體活動量的情形發生;因為這是用來偵測是否患有老人衰弱症的指標,而且只要有其中三項以上,健康情況就很難恢復。成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基彰表示,一個大型的世代心血管健康研究提出五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