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曾志偉」倒下的真正原因竟是吃了「這個食物」導致病發!事前毫無徵兆!太可怕了!

「曾志偉」倒下的真正原因竟是吃了「這個食物」導致病發!事前毫無徵兆!太可怕了!

翻攝國際在線nanjingfengshi

 

香港演藝圈大哥曾志偉倒下,他坐著輪椅和粉絲合照的照片意外流出,製作單位第一時間解釋是他錄製節目《極速前進》意外摔傷,右小腿骨折導致行動不便,不過隔天老友譚詠麟受訪時卻爆料:「不是弄到腳是尿酸很嚴重,現在走不了路」,透露曾志偉太愛喝酒導致身體出狀況。

「曾志偉」倒下的真正原因竟是吃了「這個食物」導致病發!事前毫無徵兆!太可怕了!

 

第二大代謝性病

 

其實,尿酸過高的年齡層正逐年下降,20歲以上人群中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已超10%。預計在今後10~20年,高尿酸將成為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高尿酸血症屬於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是「吃」出來的疾病,但很多人平時沒有任何症狀,海鮮、濃肉湯等食物照吃不誤。但這樣可能會導致可怕的後果,長期過多攝入普林含量高的食物,造成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不但會使患痛風性關節炎或腎結石風險增加,血尿酸偏高者還會加重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及腎病的發病率和病情嚴重程度。

 

這個絕對不能吃

研究團隊測定了174種動物性食物及190種植物性食物的普林含量(包括腺普林、鳥普林、黃普林、次黃普林,並計算總普林含量)。結果發現,動物內臟是“普林大王”,普林含量極高,尤其是豬肝,達2752毫克/千克,高尿酸和痛風患者不能食用。

 

燒烤肉類也可怕

與內臟和海鮮相比,肉及肉製品普林含量稍低,但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不要吃燒烤肉類,水分減少會使普林含量升高。但研究發現,肉類在烹飪前用沸水略煮一下,可適當降低普林含量。

 

豆類製品要慎吃

但幹菌藻類和幹豆類普林含量普遍高於其他食品,紫菜比貽貝肉和豬肝都高,幹猴頭菇等菌類普林較高,儘量少吃,而新鮮蘑菇普林含量稍低,雖不宜大 量吃,但一次吃一個半個也不用太糾結。相對於黃豆等幹豆,豆製品、豆漿普林含量較低,痛風患者可少量食用,但也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有因吃豆製品導致痛 風發作的情況)。

 

食物普林排行榜

  動物性食物普林含量:內臟和含水量較低的食品(如肝臟、乾麪條魚和烤蝦等)>魚蝦蟹貝類(蝦類含量最高)>肉及肉製品>血液和湯類。

  植物性食物普林含量:幹菌藻類>幹豆類及製品>鮮菌藻類>堅果、種子類>穀類及製品>蔬菜類及製品>薯類、澱粉及製品>水果類及製品

 

痛風病人要吃鹼性食物

  網上有一種説法:很多痛風者都是酸性體質,要多吃鹼性食物。但事實上,無論西醫還是中醫,均無酸性體質的説法,而且從營養方面分析,雖然食物有 酸鹼性之分(但一般用於食物化學研究),但與人體酸鹼性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痛風病人要多吃鹼性食物這種説法是否科學還值得商榷。控制血尿酸水平和痛風臨牀症狀,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低普林飲食,控制普林攝入量。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對當令在地食材,遠比花錢買營養補充品還有健康效果!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特別合作,推出以營養素為出發點的「食民曆」,以接下來的1月份為例,官方掛保證就大推「芥藍菜」,強調芥藍菜是冷涼季節的蔬菜,含有豐富的鈣質、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 健康並不只是吃飽而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冷,感冒病號也越來越多,但跟大人不太一樣,家有小朋友還得多注意一項!醫師提醒,小朋友的耳咽管尚未發育完全,比大人容易得中耳炎,如果未妥善治療,嚴重恐影響聽力,而中耳炎常因感冒細菌感染,與感冒最大的差異是會出現耳朵疼痛現象。 今年3歲的小寶(化名),近來哭鬧不...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還出現4支變種病毒,分別是D614G突變病毒、丹麥、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種病毒。繼英國新變種病毒入侵南韓後,《韓聯社》報導,南韓也發現首個南非變種病毒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1日表示,武漢肺炎到目前為止出現4支變種病毒,分別是1D614G突變病毒...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發言人說明最新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08例確診,分別為713例境外移入,5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