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真的是這樣嗎?從放的屁還可以了解那些健康情報?

中國俗語有「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說法,那這個說法在現代科學的印證下,到底準不準確呢?

而通過放屁,又能夠反映人體健康的哪些情報?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真的是這樣嗎?從放的屁還可以了解那些健康情報?

屁,不管是在哪一國家的文化裏,想必都不會是一個好的詞語,因為其特殊的構造、化學成分使得它被人們所厭惡。

屁,是人體由肛門排出的臭氣,這個臭氣對於人主觀感受來說是非常不開心的,人們對這種臭味十分敏感,所以屁不僅招人怨也常常會跟臭聯係在一塊。

放屁的感覺並不好,尤其是大庭廣眾之下,雖然對於放屁的人來說是一種釋放,本來該有的快感卻會因為被「眾目睽睽之下行此等齷齪事」的羞恥心所打敗,小快感會被社會道德等的外在情緒所束縛,最後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而有時候,屁會有兩種情況,一種只聞臭味,不見其聲,似中了瓦斯,恨不得拿鉗堵住鼻口;另外一種,就像是平地裏忽起了一聲驚雷,聽的人心驚肉跳,不禁想笑,放的人羞愧滿面,就差隱去無蹤。

這兩者都不着人喜愛,這也就是中國俗語中「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由來。

 

那麼這個俗語是否真的就有科學依據呢?

關於屁。屁的成分主要都是氣體,這些氣體隨着人類的進食、呼吸等等,這些氣體最後從肛門排出之後,就成為了屁。

人什麼會放屁?還是跟人類進食、呼吸等有關,人們在消化的時候,腸道蠕動,不僅僅是將吃下去的食物進行消化分解,同時也將食物內的氣體釋放了出來,再加上之前吞咽呼吸時候進入的氣體,通通擠在腸胃裏面是不行的他們需要排出去,於是順着腸子的蠕動,從肛門出走。所以,屁可以說是腸胃運動的結果。

屁響不響,主要得看氣體的多少。

當進入人體的氣體比較多時,所排出的量比較大,在肛門括約肌是阻撓就會比較大,因此會產生聲音。

屁香不香,則主要看吃的是什麼。

響是因為氣體量較多,臭則更多的是因為氣體的成分,或者深究一下,就是吃進去了什麼?腸道作為人體的消化係統,根據進食的不同,所產生的反應也是不同的,當吃的都是素食纖維時,盡管會有很大的放屁聲音,但是並不會很臭,但是當攝入比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時,腸道在進行吸收分解,大腸裏的細菌也會在對這些食物進行發酵和分解,他們分解出除了一些「不臭的屁」所共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氫氣、甲烷等的物質之外,還會產生含硫的氣體以及糞臭素,這些氣體就是臭味的根源。

在臭的屁的成分中,最主要的是硫化氫,這是一種易燃的酸性物質,有劇毒。所以每一個人的屁中等於還藏着一個小小的「生化武器」。

以上關於「臭屁不響,響屁不臭」只針對一般大眾,也並不就是有定論性的發言,因為一些腸胃不適或者生病的人,可能並不依照這條理論。

放屁算是人之常情,是避免不了的,俗語說的「人有三急」中就有屁急。

另外,有趣的是,男人普遍比女人更會放屁,但是女人量雖少,味道卻重。此外,東方人跟西方人相比更容易放屁,大概是因為東方人吃得相對清淡,但是西方人因為多吃肉等火氣大的食物,所以味道相對更大。

屁,甚至也是人體疾病的表現方式,可以通過屁的情況來進行推測身體是否健康。

一個健康人體內會有150~500毫升的氣體,所以一般,每天人們也會因為要相應排出這些氣體而放屁5~10次。

如果屁多但不臭,可能是胃部除了問題,會有胃炎、胃潰瘍等的可能性,也可能是臟器出了問題;如果屁多且臭,則可能是消化不良。多種原因根據具體情況屁也不同,這大概也就是前些時候吵得沸沸揚揚的「聞屁師」的職業需求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需要長期照顧的病人,常會因為失能而出現「卡痰」現象,若是沒有進行抽痰,往往會增加感染和缺氧風險;醫改會提醒,有需要抽痰的病人,在醫院或機構時,應由專業護理人員執行,回家後,則可申請居家護理到家抽痰,每個月健保可有四次給付。醫改會研究員李芸婷指出,依規定,有需要抽痰的病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十四歲的國二男生阿信,因沉迷於玩網路連線遊戲,有時直到凌晨三、四點還不想睡覺,對此家人感到憂心,因而拔掉網路線,不料竟引發阿信作勢動手打人的情形;醫師指出,近年來網路世界佔據青少年的市場,十個就有三個出現網路成癮傾向,建議家長建立規則、監督,並多多陪伴孩子走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一名53歲婦人,近二年多來一直有失眠的問題,看了身心科也看了婦產科,以安眠藥跟賀爾蒙治療失眠的問題卻一直都沒改善,至臺中榮總傳統醫學科看診後,得知為體質因素造成的失眠。以中藥調理體質,歷經3個多月治療,終於擺脫數羊的日子!春天氣候變動大,影響人體的內分泌跟自律神經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民眾早期服用中藥,多是由中醫師開立藥單,再到中藥行購買中藥材,自行煎煮成湯液服用;但現代人工作忙碌,大多數人會選擇藥廠的「濃縮中藥」,不僅簡單又方便。中醫師提醒,目前國內的濃縮中藥廠商都納入GMP管理,購買時建議挑選有完整包裝的中藥GMP藥品才安全。開業中醫師田安然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