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 心肌梗塞險喪命! 該如何預防?】

 

【 心肌梗塞險喪命! 該如何預防 】【 心肌梗塞險喪命! 該如何預防 】
症狀多為心悸、胸痛悶等 甚至毫無徵

心肌梗塞令人聞之色變,金管會前主委龔照勝、寒舍集團創辨人蔡辰洋都因心肌梗塞過世,相繼不到3個月,令人不勝噓唏。去年知名女作家施寄青、政商界名人翁大銘也都因此過世,坊間有更多人因心肌梗塞猝死,民眾應有預防觀念,平時掌握自我健康很重要。

心肌梗塞的常見症狀如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喘,但有人平時完全沒有前述症狀,有人則是曾感胸悶、胸痛,因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不以為意。

不過也有人很鐵齒,健康檢查發現血管狹窄,卻不接受治療。門診曾有一位50歲男子,10年前接受多切面心臟電腦斷層的健檢,發現心臟有條血管阻塞程度達70%,醫師建議做心臟支架置放治療,但他覺得沒有任何不舒服症狀,堅持不肯治療,醫師開立的抗血小板及降血脂藥物,他也不按時服用。

最近醫院催他定期追蹤,做了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原本阻塞70%的血管變得更嚴重,現已阻塞90%,另兩條血管也有80%阻塞,他才驚覺事態嚴重,乖乖接受心臟支架治療。


另外,也有患者仗著自己的心臟血管早已置放支架,以為血管就會一路順暢、萬無一失。


開車時胸痛襲來 心肌梗塞險喪命!


有位患者裝置支架後,兩年未曾定期就醫及按時吃藥,直到某天開車回家路上,突然胸悶、胸痛,幸好醫院就在附近,他忍痛開車到醫院,人一到櫃檯就「碰」一聲地應聲倒地,經檢查確診為心肌梗塞,經過緊急進行心導管及血管擴張術,總算把命救回來。

少吃多動減壓 搭配定期檢查

心臟是身體的幫浦,位在身體胸腔左下方,大小猶如拳頭;而冠狀動脈是供給心臟營養及氧氣的血管,可分為右冠狀動脈、左主冠狀動脈,它有兩個分枝,包括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左迴旋枝冠狀動脈。

心臟所需要的氧氣及營養是由冠狀動脈的血液供給,心肌梗塞即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及營養,引起心臟肌肉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恐危及生命。

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病史及缺乏運動、生活壓力、肥胖等。預防之道為戒菸、採取體脂肪及低膽固醇飲食、減輕體重、規則運動、壓力管理、糖尿病控制以及血壓控制。

另外,定期接受健檢,並配合醫師建議及追蹤,像抽血驗血糖、測血脂、控制高血壓,也是預防心肌梗塞的重要方法。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就是強調「防患未然」的重要性。(來源:聯合報)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一昇官網《www.makegene.com》或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ke.url.tw/》幫助您了解更多。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下午公布桃園新增1例本土案例,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新增案15882為先前特殊交友圈衍伸家庭群聚案再往鄰居家傳的案例,8月3日就已匡列居家隔離。鄭文燦指出,已匡列該案職場接觸者10人及家庭接觸者1人,該案曾前往八德區高城郵局。鄭文燦今日下午說明桃園新增個案,案15882為...

閱讀詳情 »

美國輝瑞藥廠(Pfizer)7月到9月將提早將600萬劑疫苗交貨給日本,外界關心,為何日本可以讓輝瑞交貨,台灣卻無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本應該是原先排程的有延遲,現在補回來,但這也只是推測;陳時中強調,我方幾乎每天都有跟不同原廠談判,希望疫苗能照時序進來。日本政府5日指出,美國...

閱讀詳情 »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新增6例本土確診個案,台北市占1例。北市今下午召開疫情說明會公布確診者足跡,該個案曾到過信義區虎林市場、松山區虎林街城隍廟。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這名確診者為虎林市場雞肉攤商,已於7/10打過疫苗,之後5次例行PCR檢測都為陰性,直到8/5採檢呈陽性,匡列的26人皆已送往檢測,待結...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較為趨緩,日前傳出衛福部計畫放寬陪病者採檢,將原先PCR改為快篩。對此,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表示,因仍有相關染疫情形,8月10日起兩週醫院陪病暫不放寬。指揮中心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媒體詢問先前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曾說考量疫情趨緩,有考慮將陪病者採檢改為快篩。對此,陳時中強調,近來醫院仍有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