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美國醫學雜誌: 降低13種癌症風險,做這件事就對了!】

「癌症」似乎越來越普遍,相比10年前和20年前,人們現在對於親戚或朋友中有人罹癌好像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事,且原先多見於老年人的癌症,也出現了向青壯年甚至少年擴散的趨勢,但對於癌症光是聽到這兩個字仍會令人膽戰心驚,以往對於癌症的預防,都以倡導健康飲食、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像是喝酒、抽菸、熬夜等,但根據美國醫學雜誌指出,「其實只要做對一件事,就能降低13種癌症風險。」

 

【美國醫學雜誌: 降低13種癌症風險,做這件事就對了!】

【美國醫學雜誌: 降低13種癌症風險,做這件事就對了!】

根據良醫健康網引述美國醫學雜誌報導指出,針對歐美共12份研究報告,人數涵蓋144萬人,於1987到2004年間,追蹤了11年左右,分析其運動跟26種癌症的關聯。結果現,運動可以降低13種癌症風險,分別是食道癌、肝癌、肺癌、腎臟癌、胃癌、子宮內膜癌、白血病、骨髓瘤、大腸癌、頭頸癌、直腸癌、膀胱癌和乳癌。

不過,研究報告指出,雖然運動可以降低罹癌風險,但罹患黑色素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卻會增高,研究認為,黑色素瘤案例大多集中在美國地區,因此與紫外線強度有關。

另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也曾提到,約有20至25%的癌症跟體重過重或肥胖、營養不良、或者是無運動習慣有關。研究顯示,受試者都是由自己紀錄運動過程和強度,且無法完全排除飲食和抽菸等其他影響因素,故此份報告仍有可能導致偏差。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定期運動確實能幫助減少健康出小狀況或大疾病的風險。
(來源 中時電子報)

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一昇官網《www.makegene.com》或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ke.url.tw/》幫助您了解更多。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響應勞動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工朋友造成經濟衝擊所推出的「安心即時上工計畫」,及提升醫院工作效能與配合政策辦理的各項防疫措施,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今年再度爭取勞動部110年度第二梯次「安心即時上工計畫」,提供16個短期就業機會。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表示,工作項目包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護別人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一名來自印尼泗水的外籍看護依達,來台工作將近十年,平常就在台灣家庭照顧長者,前一陣子發現自己的體重逐漸增加,即使刻意減少食量也沒用,體重增7到8公斤之後,還開始出現喘的症狀,運動耐受力變差,卻以為過一陣子就會好,忍耐不就醫,直到劇烈胸痛緊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照護傷口,現在不出門也可以!奇美醫院就收治一名80歲老翁,20多年前患有頸椎腫瘤,手術後無法避免全身癱瘓臥床,3個月前,因為坐骨的慢性壓瘡傷口合併感染輾轉求助奇美醫院尋求幫助,在住院及清創手術後,啟動「在宅傷口視訊診療」模式,由專案傷口護理師到家中協助傷口護理,並與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468)、賽普勒斯(案16469)、馬來西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