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大腸癌標靶治療 存活率延長3.7月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衛生署6月公布101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惡性腫瘤仍高居首位,其中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分居癌症死因前三名,令人聞癌色變。月初,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簡稱ASCO)年會發表一項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Cetuximab相較於其他標靶治療,存活期增加3.7個月,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該項研究是由德國腫瘤醫學會的臨床試驗合作小組所進行的大腸直腸癌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族群為KRAS基因檢驗無突變者,採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cetuximab或抗血管?皮生長因子Bevacizumab合併化學治療,應用於大腸癌第四期及腸癌轉移其他器官治療。研究顯示,使用cetuximab的患者存活期為28.7個月,相較於Bevacizumab患者存活期的25個月,延長近4個月。

慕尼黑大學臨床腫瘤教授也是此次臨床試驗主持人VolkerHeinemann表示,大腸直腸癌晚期患者治療前,透過KRAS檢查為基因野生型,可優先選擇cetuximab治療。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明,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合併化療,其腫瘤反應率高達8成,換言之,每2位患者中,就有1位可進行手術;而每3位接受根除性切除手術中,就有1人可獲得治癒的機會,肝切除術後追加輔加性化療,5年存活率高達76.8%。

在台灣,健保局已於101年12月1日起,正式將大腸癌標靶藥物cetuximab納入一線給付,只要經基因檢測為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型,且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癌病友,便可獲得給付,預計每年至少可嘉惠2500名大腸癌患者。

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爆增,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此,王輝明表示,預防癌症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生活飲食習慣開始改變,減少食用動物脂肪、內臟及紅肉,燒烤、油炸物也盡量避免,50歲以上民眾可每年定期接受國健局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有潛血反應,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70

相關推薦

一般認為吃巧克力可讓人心情愉快,不少學生以巧克力來補充熱量、提振精神;但巧克力熱量、油脂高,效果恐適得其反喔!但新北市聯合醫院營養師吳媖君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每100公克黑巧克力的熱量相當於27顆方糖、等於33.3公克脂肪,若大量攝取,會增加腸胃負擔、引發脹氣,反而讓人更容易疲倦,甚至影響專注...

閱讀詳情 »

運動時間少,排便總是不順暢?至少在飲食上要用點力吧!哪些營養素可以幫助排便?又對應到哪些食材?讓營養師張益堯告訴你,超實用,一定要看!★多吃高纖糙米,白米只剩澱粉 纖維是促進腸道蠕動的重要元素,可幫助排便的主要營養素有「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大部粉的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都有,可以吸附水分增加糞...

閱讀詳情 »

工作壓力大,吃得多卻動得少,便秘成為通病,一旦毒素累積,容易造成腸道病變,甚至罹患大腸癌,北市林森中醫醫院醫師黃珏頴建議,除了多喝水、常運動,也應補充含有粗纖維素的蔬果,地瓜、地瓜葉及芥蘭、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最推薦!一週排便少於3次即是便秘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00年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便是大腸...

閱讀詳情 »

排便不順的問題越來越普遍。你知道嗎?最好的排便頻率是每天1~2次,如果2~3天才能排便一次,就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了。以下提供幾個生活小智慧,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喔!便秘可能造成肥胖、影響兒童智力 因為排便就是將經過消化吸收後不要的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如果無法正常且規律的將這些毒素與廢物排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