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發燒熱痙攣怎麼辦? 醫師提醒兩大原則

孩子發燒熱痙攣怎麼辦? 醫師提醒兩大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歲半的幼兒,凌晨開始發燒到39度C,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嚇壞家長,在緊急送醫的路上突然又停止,媽媽分不清楚孩子是昏迷還是睡著,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知為熱痙攣所致。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表示,熱痙攣發作時看起來可怕,但大部分長大後都會好轉無後遺症,僅有少數個案可能為癲癇體質被誘發。

好發於6歲以下 八成長大後痊癒無後遺症

熱痙攣屬於常見的兒科急診狀況,發生年齡在1個月大到6歲之間,因為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腦部尚未成熟穩定,一旦發燒(38度以上)、體溫升高就容易引發全身抽筋。張通銘醫師說明,分為單純型與複雜型,約80%患者為單純性熱痙攣,若幼兒整體發展均符合各項里程碑,抽筋時間小於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1次,全身性抽筋,基本上為良性,6歲之後不會再發。

發作2次以上,時間大於5分鐘者為複雜性熱痙攣,有可能會有癲癇的風險,須由醫師診斷,未來有可能影響專注力、認知等發展。

發作時兩大原則 側躺、保持呼吸道暢通

發作時兩眼上吊、嘴唇發紫、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口腳抖動,還可能尿失禁,幾分鐘後停止,患者也隨之昏睡,此為大發作時症狀。張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遇到發作時,家長一定很驚慌,此時必須記住兩個原則,先側躺,避免嗆到,第二保持呼吸道暢通,可將頭微微後仰,切勿前傾壓迫氣管,再來便趕緊送醫。醫師也特別提醒,不要給孩子咬任何東西。

熱痙攣發作與體質有關 再發比例為三分之一

熱痙攣2年內再發作的比例為三分之一,一般來說與體質有關,很難完全避免,僅能盡量減少發燒的機會,或是已知有熱痙攣體質者,發燒至37.5度時可以預防性先給予退燒藥。不過張通銘醫師也提醒,發燒為正常生理現象,也不能給予過多退燒藥。熱痙攣看似可怕,其實危險性並不高,建議家長以平常心看待,除非當下嘴唇發黑缺氧,發作時間超過5分鐘,則需叫救護車急救。

【延伸閱讀】

「台灣精準醫療計劃」啟動 基因科技與AI跨界整合

心律不整治療再精進!心導管電燒精準定位,助患者燒除「心」頭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人的氣場是看不見的,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就像萬有引力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氣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人生。這種氣場是怎麽形成的? 你的觀念、你的信仰、你的環境、你的朋友、你的呼吸、你吃的食物、你的欲望、你的靜息與睡眠等都會影響你的磁場,這些氣場就形成你的氣質、你的運氣、你的命運。 一個人的氣質很好...

閱讀詳情 »

1、胡蘿蔔 據現代醫學研究,胡蘿蔔所含豐富的果酸有利於醣脂代謝,實驗提取的物質,有明顯降低血糖的作用。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胡蘿蔔很甜,糖尿病患者不適宜食用,實際上胡蘿蔔本身的甜味是它固有的特性,不是因為含有太多的糖,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僅為7.7%,但是國內並沒有關於胡蘿蔔能降血糖的研究,只是在民間常用單...

閱讀詳情 »

當下什麼樣的吃法最時尚? 答案是「罐裝沙拉」。 罐裝沙拉,就是將五顏六色的蔬菜瓜果、豆腐、鷹嘴豆、松子、藜麥等置入罐子瓶器裡。只要掌握乾濕分開的原則,就能快訴製作完成,並且可以冷藏保存四天左右,只要在吃之前輕輕搖一搖即可。  先來看看它們長什麼樣——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