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戴口罩,防病毒卻防不了這味道 醫師建議這樣做

防疫期戴口罩,防病毒卻防不了這味道 醫師建議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在全球出現大爆發,疫情持續延燒,全台民眾戴上醫用口罩防疫,但是口罩擋得住病毒,卻擋不住氣味分子的侵襲,因為氣味分子遠小於病毒,當身旁有人散發狐臭,讓人防不勝防,招架不住。

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皮膚科主任暨長庚診所美容醫學科主任黃耀立醫師表示,在台灣,每十人中就有四人深受腋下汗水與異味問題困擾,只要是環境稍微有點悶、熱或是情緒激動,都有可能造成腋下大爆汗!而青春期也會刺激荷爾蒙,頂漿腺發達的人會分泌富含蛋白質的汗液,與皮膚表層的細菌接觸後加上體溫,就會散發出強烈異味,也就是俗稱的狐臭。

混血美少女遺傳狐臭  透過清新門診擺脫腋味

臨床觀察發現,有多汗及狐臭的患者,近八成為18-44歲。一位遺傳狐臭的台義混血美少女,因過年返台被外公嗅到腋味,回想起他自己在年少時曾有論及婚嫁的青梅竹馬,但因為對方有狐臭問題戀情告吹,因此,鼓勵孫女及早處理腋下異味的問題,避免未來感情及社交上受挫。到黃耀立醫師的門診求助,經診斷施以清新微波治療,成功擺脫腋味困擾。

止汗、去味兼除毛 「清新微波」療程三合一

黃耀立醫師說,現有非侵入性的「清新微波」療程,已通過美國FDA及台灣衛褔部認證,透過微波讓水分子自旋產生熱能的原理,讓能量精準聚集在大小汗腺密集區域,一次性破壞富含水分的大汗腺與小汗腺,達到消除腋下多汗與狐臭的問題;而且由於大汗腺跟毛囊位置相近,也可破壞部分毛囊,達到「止汗、去味甚至除毛」一舉三得,無手術恢復期,單次療程約需花費一個小時。


防疫期戴口罩,防病毒卻防不了這味道 醫師建議這樣做

▲治療前,停聽看!腋下多汗及異臭方式比較表。(圖為黃耀立醫師提供)

黃耀立醫師提醒,想要止汗及解決狐臭應尋求正規治療。網路上盛傳很多異臭偏方,如小蘇打塗抹於腋下淨白去味,或透過刮除腋毛、多攝取水分、不吃辛辣食物等,降低異味濃度等,上述方法皆不具治療功效。此外,民眾常用的體香膏、止汗劑,因含有化學物質,長期使用也會刺激皮膚,有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及色素沈積長久使用更可能有健康上的顧慮。目前全台相關醫療院所已有專業「清新門診」,民眾可直接上網搜尋及查詢就近院所,接受專業醫師諮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五十歲男子,因為經常眼睛都張不開,而且出現呼吸會喘的情形,就醫後被診斷為罹患肌無力症;醫師提醒,肌無力症嚴重時會影響呼吸,甚至會因此而有致死之虞,不得不慎!收治該名男子的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吳亞縈醫師表示,肌無力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體內製造出不正常的抗體,如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歲小弟弟有間斷性血便的現象,且長達四個多月,但因無任何腹痛等症狀,家長也沒注意到,因而遲遲未就醫,直到症狀嚴重到解便時出現大量血,才緊急帶其就醫治療;醫師診斷發現患者有一顆六公分的大腸息肉,安排內視鏡切除後再檢查,確診為良性的幼年型息肉所導致。臨床上,幼年型息肉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48歲的吳女士,2007年4月因左側乳癌接受手術切除,並接受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之後陸續追蹤檢查,並未發現癌症轉移情形。沒想到同年10月,吳女士便開始出現全身疼痛無力的狀況,經醫師診斷為肌纖維痛症(fibromyalgia),也就是所謂的「公主病」,她曾服用過止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含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成分口服劑型抗生素藥品,經專家委員會討論評估,具有骨髓抑制風險,已立即下市並廢止藥品許可證。該署指出,目前國內已有其他安全性較高的藥品取代,對於嚴重感染的病人,也有針劑劑型的藥品可供使用。(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