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更年期婦女口乾舌燥 唾液少「蛀牙增」,醫師教你護齒秘訣

更年期婦女口乾舌燥 唾液少「蛀牙增」,醫師教你護齒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女性朋友邁入更年期唾液分泌減少,當心蛀牙率增加!新北市近日有一名年約50歲的母親向牙醫師求診,面有難色地表示近來口乾嘴苦且有異味,連自己的小孩都因此不太與她交談,讓她感到沮喪;經牙醫師診斷發現這位已經進入更年期初期的母親,因體內荷爾蒙改變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抗菌條件變差造成口內異味。醫師特別提醒,更年期婦女不要忽視口腔不適的症狀,更不要輕忽唾液減少對於口腔健康的影響,因為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以及生活品質,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容小覷。

女性年齡漸長唾液「質」、「量」衰 埋下疾病風險

「牙醫學期刊」中研究顯示,由於荷爾蒙改變,60歲的男性與女性相比,女性唾液的分泌速率較男性低,且女性口腔不適的症狀更為顯著,長期投身於促進國人口腔健康的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說明,也有相關研究報告發現,50~60歲罹患口腔灼熱症候群的男女性比例為1:3。由此可見,女性唾液的「質」與「量」會隨著年紀漸長而衰退,所以更年期的女性們更要加強口腔照護、留意口腔不適症狀,及早發現才能避免口腔疾病危及全身健康。

荷爾蒙改變所造成的口腔不適症狀還包括口乾、吃乾燥食物覺得不舒服、口腔黏膜燒灼感、味覺靈敏度降低、口腔內苦味或金屬味增加。黃耀慧醫師提醒,唾液減少容易導致蛀牙發生,即便補牙後,也會因口腔乾燥而容易脫落或是從填補物旁邊又蛀掉了,也就是所謂的「續發性蛀牙」;口腔不夠濕潤也會造成口腔黏膜脆弱,不僅進食易磨破可能傷害黏膜下方的神經、血管引發更多疾病。


更年期婦女口乾舌燥 唾液少「蛀牙增」,醫師教你護齒秘訣

▲牙醫師黃耀慧指導婦女朋友平時如何正確刷牙

唾液中和酸鹼、修復護口腔 咀嚼刺激減低蛀牙率

黃耀慧醫師指出,根據2019年「歐洲醫藥科學期刊」女性唾液分泌研究指出,平均年齡56歲的女性,其唾液分泌速率不僅較平均年齡45歲的女性來得緩慢,且唾液的酸鹼值也較低,而唾液的酸鹼值降低,容易增加蛀牙與其他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唾液具有清潔抗菌、中和口腔酸鹼與修復口腔組織等保護功能,在口腔健康中扮演重要的把關角色,而透過咀嚼刺激分泌的唾液富含礦物質,能增加牙齒再礦物化作用,減低蛀牙發生機率,近日倫敦國王學院發表的實證醫學文獻也已證實,嚼食無糖口香糖可降低28%蛀牙發生率,但國人常忽略唾液多寡與品質的重要性。

唾液多寡檢測DIY 嚼一嚼、按一按刺激唾液生成

黃耀慧醫師分享簡易「湯匙檢測法」,可用來評估口腔內的唾液多寡與口腔內的濕潤程度。以金屬湯匙光滑的背面滑過舌頭,若是感到卡卡的或是黏在舌頭上,就代表口腔內的唾液分泌過少。如有此徵兆建議先尋求牙醫師專業評估,同時從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刺激唾液分泌,包括嚼食無糖口香糖增加咀嚼與刺激唾液分泌的機會,以及按摩臉部耳下腺、顎下腺與舌下腺三大主要唾液腺的部位來刺激分泌唾液。

懷孕媽媽鈣質易流失唾液偏酸 也須留意牙口健康

更年期婦女口乾舌燥 唾液少「蛀牙增」,醫師教你護齒秘訣不僅更年期的媽媽要留心口腔不適,其實多數曾生產過的媽媽們都有在懷孕時,經歷過牙齦紅腫發炎的經驗,坊間也常用「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齒」來強調懷孕時牙齒照護的重要。

黃耀慧醫師說明,一篇以研究懷孕婦女與同年齡、相似教育程度未懷孕婦女唾液中生物化學特性的研究論文顯示,懷孕時期的婦女鈣質顯著較低且口腔內非刺激產生的唾液較偏酸性,孕婦口內經過刺激產生的唾液則偏中性,意謂待產期間靜止狀態的口腔環境較有利於蛀牙的形成,所以準媽媽們除了定期口腔檢查外,也可以透過按摩唾液腺或嚼食無糖口香糖的方式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中酸性。

天天愛牙四守則 媽媽們愛自已擁抱自信生活

黃耀慧醫師鼓勵女性與媽媽們無論忙於家務或是工作都不要忘記關照自己的口腔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實踐愛牙四字訣「檢、刷、線、嚼」:一、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二、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三、每天使用牙「線」(棒);四、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幫助預防蛀牙,而透過按摩唾液腺、嚼食無糖口香糖等方式刺激唾液分泌,也能保持口腔健康,為全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石,用自信健康的生理狀態迎接屬於自己的「女力」新生活!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降溫,檢驗件數開始下降,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每日最大量約可檢驗5800件,每日約檢驗1000件左右,由於量能有餘力,指揮中心決定開放有需要的民眾,都可以到指定醫院自費篩檢,費用約5千至1萬元,但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強調,台灣目前環境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多歲中年男子失業之後沉迷於電玩,幾乎足不出戶,每天醒來就開始盯著電腦螢幕,1天起碼打上15個小時的遊戲,結果現在視力越來越差,靠著家人扶持下進入診間,醫師檢查發現他的水晶體竟然全熟,屬於嚴重白內障。 萬芳醫學中心眼科主任吳建良指出,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長時間盯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的到來是預告天氣要開始炎熱了!此時稻子已結實成「種」,稻子榖粒上也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而此時農民忙著割稻播種,因此芒種又稱為「忙種」。茄子是當季的營養優等生,聯安健康廚房主廚陳彥志,以巧妙的烹飪手法將茄子變成鰻魚!讓蔬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案442,為一名20多歲男性,今年2月赴俄羅斯就學,5月25日晚間(台灣時間5月26日凌晨)與其他95名國人集體搭機至日本轉機返台。嗅覺喪失、全身倦怠 追蹤匡列接觸者指揮中心指出,個案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