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四十歲左右,身體的代謝率開始溜滑梯。

忽然變胖、容易疲勞、經常感冒,各種症狀都有,而這些都是代謝緩慢所造成的老化現象

代謝指的是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營養,產生能量與消耗能量,製造內臟、肌肉、皮膚、血液、荷爾蒙,以新生的細胞替換掉老舊細胞等一連串的生理機制。

代謝一旦變慢,身體會產生各種機能衰退,如喘不過氣、心悸、掉髮、長白髮、皮膚乾燥、視力衰退等。尤有甚者,會提高罹患中風、心臟疾病、癌症、失智症、骨質疏鬆、糖尿病等「毀掉人生」的疾病風險。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代謝變慢的情況,而吃太飽、偏食、酗酒、抽菸、缺少運動、睡眠不規律、壓力等生活習慣,更是代謝惡化的推手。「飲食不均衡」尤其影響重大。

反過來說,只要能改變飲食習慣,不但能遏止代謝變差,還能恢復二十歲、三十歲的「代謝力」,也就是「找回青春」。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四十歲以後,必須「改變飲食方法」的主要原因

四十歲以後,「促進身體活動的能量來源」有了轉變。

童年、青少年時期的身體,是以醣類為能量來源讓細胞不斷分裂成長。這種機制是生物的糖代謝中最基本的第一步,稱為「醣解作用」。簡單來說,促成肌肉、皮膚、神經、紅血球、精子等細胞分裂活動旺盛的能量引擎,就是醣解作用。

另一方面,完全沒有休息,不斷持續運作的腦部、心臟等臟器的能量引擎,則是來自細胞組成之一的粒線體,以氧為原料產生持久力的「檸檬酸循環」。

每個細胞中有一到數千個粒線體,但是到了四十歲左右,粒線體開始因為飲食習慣不正常、運動不足等因素而逐漸減少。若是在食欲旺盛下,繼續維持大啖米飯、麵包、甜食等醣類為主的飲食習慣,就無法順利從「醣解引擎」切換到「粒線體引擎」。

醣類依存的飲食習慣是讓身體不適,引起代謝異常的主因,這就是「四十歲起要改變飲食方法」的原因。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不變老、不發胖、不生病」的濟陽式飲食習慣

四十歲開始變年輕的飲食方法,就是濟陽式飲食習慣。

規則只有三點,實行之後最快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例如,容易疲勞的人,可以實際感受到「晚上睡得好,身體變輕鬆」。

這種飲食方式是根基於,十多年來我所進行和指導癌症患者的飲食療法。

我擔任消化道外科醫師四十多年,曾經操刀包含癌症在內超過兩千例的手術。從這些治療的經驗中,我發現罹癌的人有共通的飲食習慣,就是「肉食為主、蔬菜不足、鹽分過多」

簡單來說,擺脫癌症體質的飲食療法,就是提高代謝的療法,一共有八項原則。

1限制鹽分——盡可能幾乎無鹽

2限制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肪

3大量攝取蔬菜水果

4主食為糙米或胚芽米,並攝取薯類和豆類

5食用優格、菇類、藻類

6食用蜂蜜、檸檬、啤酒酵母

7油品使用橄欖油、麻油、菜籽油

8飲用天然水

我指導患者以半年到一年期間為目標,嚴格遵守這八項原則。

十多年來,治療的實績已超過四百例,總計六成半的人有效。在飲食療法容易奏效的乳癌、前列腺癌、惡性淋巴癌,則有七到八成的比例病灶會消失。

藉由飲食療法,能提高免疫力和人體的自癒力,建構出不會被病魔打敗的強健體魄。

癌症是生活習慣病。既然改變飲食對癌症有效果,對一樣是生活習慣病的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也會有效。四十歲後體內環境大幅改變,更需要這種飲食法。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本文摘自如何出版《40歲起,飲食一定要改變:避免身體糖化的食物配對圖解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書田診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熱敷、冰敷選擇錯誤,當心加重「針眼」更難受!一名30歲上班族女性,近一周工作壓力大,常熬夜,不但臉上冒出痘子,眼睛老是疲累,右眼皮還長了針眼,自行熱敷了一天想消腫,沒想到越敷越腫痛,嚇得她趕緊就醫。眼科醫師提醒,適度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免疫反應,...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女性因為平常保養得宜,是同齡朋友間口中的「美魔女」,近期卻突然出現莫名頭暈、頭痛,甚至視力模糊等問題,就醫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竟是腦下垂體腫瘤,愛美的她擔心手術需要剃光頭、術後還會留下長長傷疤,一度抗拒治療,差點延誤病情。 亞洲大學...

閱讀詳情 »

砂眼是什麼?對眼睛的影響有多大?諾貝爾眼科張朝凱醫師表示,砂眼是一種由病菌感染所引起的眼疾,雖然現在在台灣並不常見,但若罹患砂眼而未即時接受治療將可能造成失明,不可不慎!  砂眼是由一種披衣菌感染所引起眼疾,主要流行於缺水或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也是非洲、中東、印度、東南亞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張...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眼睛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視力模糊、沒辦法聚焦,通常是因為眼鏡的度數已經不足,只要更換新的鏡片即可。然而,如果每隔一段時間就發生視力模糊的現象,則可能潛藏著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請務必查明造成視力模糊的原因。的 近視、遠視和散光 近視、遠視和散光是眼屈光不正現象,也是導致視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