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四十歲左右,身體的代謝率開始溜滑梯。

忽然變胖、容易疲勞、經常感冒,各種症狀都有,而這些都是代謝緩慢所造成的老化現象

代謝指的是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營養,產生能量與消耗能量,製造內臟、肌肉、皮膚、血液、荷爾蒙,以新生的細胞替換掉老舊細胞等一連串的生理機制。

代謝一旦變慢,身體會產生各種機能衰退,如喘不過氣、心悸、掉髮、長白髮、皮膚乾燥、視力衰退等。尤有甚者,會提高罹患中風、心臟疾病、癌症、失智症、骨質疏鬆、糖尿病等「毀掉人生」的疾病風險。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代謝變慢的情況,而吃太飽、偏食、酗酒、抽菸、缺少運動、睡眠不規律、壓力等生活習慣,更是代謝惡化的推手。「飲食不均衡」尤其影響重大。

反過來說,只要能改變飲食習慣,不但能遏止代謝變差,還能恢復二十歲、三十歲的「代謝力」,也就是「找回青春」。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四十歲以後,必須「改變飲食方法」的主要原因

四十歲以後,「促進身體活動的能量來源」有了轉變。

童年、青少年時期的身體,是以醣類為能量來源讓細胞不斷分裂成長。這種機制是生物的糖代謝中最基本的第一步,稱為「醣解作用」。簡單來說,促成肌肉、皮膚、神經、紅血球、精子等細胞分裂活動旺盛的能量引擎,就是醣解作用。

另一方面,完全沒有休息,不斷持續運作的腦部、心臟等臟器的能量引擎,則是來自細胞組成之一的粒線體,以氧為原料產生持久力的「檸檬酸循環」。

每個細胞中有一到數千個粒線體,但是到了四十歲左右,粒線體開始因為飲食習慣不正常、運動不足等因素而逐漸減少。若是在食欲旺盛下,繼續維持大啖米飯、麵包、甜食等醣類為主的飲食習慣,就無法順利從「醣解引擎」切換到「粒線體引擎」。

醣類依存的飲食習慣是讓身體不適,引起代謝異常的主因,這就是「四十歲起要改變飲食方法」的原因。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不變老、不發胖、不生病」的濟陽式飲食習慣

四十歲開始變年輕的飲食方法,就是濟陽式飲食習慣。

規則只有三點,實行之後最快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例如,容易疲勞的人,可以實際感受到「晚上睡得好,身體變輕鬆」。

這種飲食方式是根基於,十多年來我所進行和指導癌症患者的飲食療法。

我擔任消化道外科醫師四十多年,曾經操刀包含癌症在內超過兩千例的手術。從這些治療的經驗中,我發現罹癌的人有共通的飲食習慣,就是「肉食為主、蔬菜不足、鹽分過多」

簡單來說,擺脫癌症體質的飲食療法,就是提高代謝的療法,一共有八項原則。

1限制鹽分——盡可能幾乎無鹽

2限制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肪

3大量攝取蔬菜水果

4主食為糙米或胚芽米,並攝取薯類和豆類

5食用優格、菇類、藻類

6食用蜂蜜、檸檬、啤酒酵母

7油品使用橄欖油、麻油、菜籽油

8飲用天然水

我指導患者以半年到一年期間為目標,嚴格遵守這八項原則。

十多年來,治療的實績已超過四百例,總計六成半的人有效。在飲食療法容易奏效的乳癌、前列腺癌、惡性淋巴癌,則有七到八成的比例病灶會消失。

藉由飲食療法,能提高免疫力和人體的自癒力,建構出不會被病魔打敗的強健體魄。

癌症是生活習慣病。既然改變飲食對癌症有效果,對一樣是生活習慣病的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也會有效。四十歲後體內環境大幅改變,更需要這種飲食法。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一個星期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只要把握這「8項」飲食重點,年過40也能輕鬆回春~

本文摘自如何出版《40歲起,飲食一定要改變:避免身體糖化的食物配對圖解

【更多內容請上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專頁,或圓神書活網;本文由圓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喝酒之前吃什麼好?首先來看一下,為什麼喝酒前吃東西好?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1、喝酒前吃東西能夠在胃裡形成一些保護,減少對胃壁的刺激;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2、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能夠降低酒精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3、可以攝入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要想...

閱讀詳情 »

當你發現體重計指針不知不覺的又飆高時,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睡眠不足可能會發胖您是否缺乏睡眠?我們的身體在充分的休息過後運作得最好。若是睡眠不足,身體會自然產生生理壓力並且自動儲存熱量或脂肪來因應。 壓力也會導致發胖您是否感覺壓力太大?現代社會要求每一個個體做更多的事、扮演更多的角色、獲取更多的...

閱讀詳情 »

澳洲國家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首席研究員伊恩.摩根(Ian Morgan)表示:「近視常見於高學歷的人身上,近年來近視人數在東亞地區更創下記錄,包括香港、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都有越來越多的兒童正與日趨惡化的視力對抗,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新加坡人在離開...

閱讀詳情 »

1.橄欖油研究指出橄欖油能夠增加身體內好的膽固醇,能減少動脈中會導致心臟病與中風的粥狀樣斑堵塞。 2.豆類敏豆、白花豆、黑豆、海軍豆(又稱白豆)、斑豆都含很多纖維,能幫助降低體內的膽固醇。研究顯示,每天吃五到十克的纖維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膽固醇) 3%到5%。 3.燕麥和燕麥麩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