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美魔女」突發頭暈痛、視力模糊 一檢查腦下垂體腫瘤已逾1公分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女性因為平常保養得宜,是同齡朋友間口中的「美魔女」,近期卻突然出現莫名頭暈、頭痛,甚至視力模糊等問題,就醫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竟是腦下垂體腫瘤,愛美的她擔心手術需要剃光頭、術後還會留下長長傷疤,一度抗拒治療,差點延誤病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鄭宇凱表示,絕大多數的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長出腦下垂體腫瘤,可能使荷爾蒙失調,出現不正常分泌乳汁、月經周期不正常、肥胖、月亮臉、骨質疏鬆、性功能障礙、巨人症等症狀。

如果腫瘤大小超過1公分,進一步會壓迫視神經,臨床上常見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情形發生,像該名女子便符合上述症狀。

鄭宇凱說,一提到開腦手術,許多人常誤以為需要剃光頭「打開頭骨」,還會在頭皮上留下很長的傷疤,且住院時間長,甚至擔心術後可能頭骨生長不佳,造成頭骨缺損及頭皮凹陷等,常有人心生畏懼而不願接受手術,延誤病情。

鄭宇凱強調,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以往應用在其他器官檢查或治療的內視鏡,也被運用在腦部手術當中,而內視鏡與傳統顯微鏡的差異,在於其管徑極細,一般不大於5mm,處理腦深部病灶時,可將鏡頭直接伸到病灶前方1公分,相對更為精準,不過腦內視鏡產生的是2D影像,與傳統顯微鏡3D影像不同,需要有經驗的醫師執刀。

目前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最常運用於切除腦下垂體腫瘤,鄭宇凱指出,腦下垂體位於頭顱底正中央,兩側視神經交會處下的構造,大小約1立方公分,若以傳統開顱顯微手術治療,需要小心避開10到20公分左右的腦部神經血管,才能到達;內視鏡手術則由鼻孔進入,內部鼻黏膜只需切開約2公分傷口,即可將內視鏡及手術器械放到理想位置,手術時間短,頭皮也不會留下傷疤。

醫師提醒,民眾只要出現類似腦下垂體腫瘤相關症狀,千萬不可輕忽,應就醫接受詳盡檢查,才能把握治療黃金關鍵期,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護防疫津貼再加碼! 照護輕症研議加發2千、重症最多給1萬

什麼?「針眼」有兩種! 一種熱敷更腫痛、一種冰敷好不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台灣疫情嚴峻之際又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為避免層出不窮變種病毒削弱疫苗的功效,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抗新冠科研究團隊,透過科技部「COVID-19之標靶藥物開發」計畫經費支援以及中研院提供病毒模型協助下,運用新組建之分子細胞快篩平台,在中華藥典與天然物中,證實...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1例COVID-19本土確診,及4校正回歸266例,總計671例。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確診個案處置及解除隔離治療的條件,分為符合2項條件後解除隔離進行7天居家管理,及符合3項條件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陳時中說明,如符合退燒至少一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

閱讀詳情 »

台灣本土疫情延燒,藍營執政縣市頻喊應向中國或其他廠牌買疫苗。對於上海復星代理的輝瑞BNT疫苗到底能不能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詳述揭露與原廠德國BNT洽談的過程,從去年8/20就開始接觸,雙方在今年1/6有了確認的最終版本合約,但對方卻在1/8來函要求修改新聞稿中的「我國」兩字,後續就沒下文。...

閱讀詳情 »

近期地方政府因疫苗採購問題和中央槓上,總統蔡英文昨日強調,疫苗需要由中央統一購買分配。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回應,要中央統籌他沒有意見,不過中央應該要說明採購到疫苗要花多久時間、講清楚計劃是什麼。疫情升溫促使國內疫苗需求大增,不少藍營縣市首長紛紛喊要自行採購疫苗。蔡英文昨日指出,希望大家全力支持疫苗由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