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班愛睏非發懶 可能幽閉恐懼症發作? | 健康達人網

上班愛睏非發懶 可能幽閉恐懼症發作? 健康達人網

上班到一半突然感覺頭暈、煩躁等不舒服狀況,除了有可能是辦公室通風不良,說不定也跟幽閉恐懼症有關。醫師表示幽閉恐懼症可以用藥物加上慢慢適應焦慮環境來克服,不過如果對日常生活沒有嚴重影響,也可以不用治療。

義大犀牛的曼尼是幽閉恐懼症患者

許多棒球迷可能不知道,2013 年在中華職棒掀起一股旋風的美國大聯盟打者曼尼,其實是幽閉恐懼症患者,2010年他在大聯盟道奇隊打球時,有次小腿肌肉拉傷,原本安排要做磁振造影(MRI),但因為幽閉恐懼症患者會害怕躺進 MRI 的儀器中進行掃瞄,結果曼尼那次檢查並沒有做,事實上,當時球隊表示曼尼之前對 MRI 就敬謝不敏了。

上班愛睏非發懶 可能幽閉恐懼症發作? 健康達人網
▲曼尼曾因幽閉恐懼症拒絕磁振造影 MRI(圖片來源:Keith Allison via photopin cc

而在引發恐慌症的一些常見情境中,封閉空間是其中一個特點,例如不敢坐電梯、坐進交通工具等,但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表示,雖然引發疾病的情形類似,但幽閉恐懼症與恐慌症並不相同。根據目前的研究,幽閉恐懼症跟童年時期的不愉快經驗有關,包括被關在狹小黑暗、無孔洞或窗戶的空間,在人群中走失找不到父母、頭或身體被卡住拉不出來等,也有研究指出跟大腦中掌管恐懼情緒及應對危急處境的杏仁核有關。

辦公室覺得悶也可能是幽閉恐懼症

精神科醫師也是作家的陳豐偉指出,每 20 人就有一人有幽閉恐懼症,比例來看其實不少,不過症狀輕重有別,有的會明顯表現出心跳加速、呼吸不順、流汗、晃動、頭痛、噁心等症狀,例如在密閉空間如電梯,或是人潮擁擠活動空間不足都會發生。但也有情形是像上醫院看診,在待診時很多人一起等就會發作;甚至在辦公室裡工作,也會因為人變多加上空氣不流通,覺得頭暈、很悶,無心上班只想離開,這其實也可能是幽閉恐懼症。

與恐慌症相同,幽閉恐懼症也會因為預期心理,對於一些可能引發自己恐懼的場合或情境,在還沒面對前就開始恐懼,因此過度迴避而影響正常生活與人際關係。陳豐偉表示,現代藥物治療的效果都不錯,還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不過比較省時間的做法是患者自行練習的「減敏感法」,透過先適應讓自己低焦慮感的環境,逐步克服中、高焦慮環境。而台安醫院身心醫學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認為,如果幽閉恐懼症並不影響日常生活,其實也沒有一定要治療的必要。

(封面圖片來源DanDeChiaro via photopin cc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只要外出通常都口罩不離臉,而隨著氣溫不斷增高,口罩所帶來的悶熱卻造成皮膚許多問題,不僅臉部不適,同時也對外觀造成影響,使人自信下降,更是讓愛美的女性感到巨大的危機!靚優健康醫學美容診所院長鄭嘉琪醫師表示,口罩主要會悶出三大類皮膚問題,平時做好預防與照護就不用太過擔心,若已經產生嚴重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式脂肪影響心臟健康,是公認的健康殺手,日常飲食中能避開就要避開,在台灣,也早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規定上路剛滿3年,董氏基金會今(1)日公布針對市售高油脂類食品的調查結果,從炸雞、沙茶醬、沙拉到人造奶油,通通符合規定,可暫時安心,但專家提醒,大吃油...

閱讀詳情 »

據統計,國人家中幼兒在成長階段有口腔功能不協調問題的比例高達7成,其中造成齒列不整不單與遺傳有關,更與兒童時期的呼吸方式、吞嚥習慣及吸吮拇指等不良習慣有很大關係。   兒童青少年矯正專家邱琬棋醫師分析,孩童從小若有亂牙、咬合不正、牙弓狹窄、齒列不整、小下巴或是戽斗等問題,若置之不理,不但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