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班族身體分段減壓,你Hold住了嗎?

上班族身體分段減壓,你Hold住了嗎?

我們平時所說的壓力,不僅僅是精神上的,當壓力到來時,身體也會有一些敏銳的反應。比如有的人會感覺胸悶、氣短;有人感覺頭昏腦漲;有人感覺脖子、肩膀或後背緊繃,像穿了個盔甲。這時,不妨將全身的壓力源拆分為若干部分,自上而下給全身做套減壓操,讓身體放鬆下來。

學會給身體分段減壓:

1、放鬆全身:將全身分為若干段,然後自上而下進行分段放鬆。其順序為:頭部-頸部-兩上肢-胸腹-背-兩大腿-兩小腿。接著再採用倒行放鬆的方式,自下而上分段放鬆。其順序依次為:兩腳-兩小腿-兩大腿-臀部-腰背部-腹胸部-頸部-頭部。連續做3組,對消除緊張情緒及身體疲勞非常有幫助。

2、頭部:取坐位或臥位,用兩手掌心分置頭顳部(耳朵上邊)兩側,按1-2分鐘;再用兩手四指彎曲叩打前額髮際,繼續向後,沿頭頂至後髮際叩打;左手手掌橫放於頭頂後半部,右手手掌向上放於頭頂前半部,兩手同時拍打頭頂,左手拍打左半側至頭頂前部,右手拍打右半側至頭頂後部,再拍打回復原位,上下共3-5遍。

3、頸部:雙手手指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輕柔地摩擦頸部50-100次;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按揉提捏風池穴(頭部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取直立位,頭部向右側傾斜,將右耳貼於右肩上,1分鐘後,換另一側。

4、眼睛:閉目轉動眼球。先按順時針轉動6次,再按逆時針轉動6次。然後睜開眼睛向窗外遠處綠色草坪或樹木眺望2-3分鐘。這樣有保護眼睛、調節視力的作用。

5、腰背部:腰背部酸痛時,揉腰眼穴,雙手握拳,用拇指指掌關節緊按於腰部凹陷處,用力作旋轉式揉按5-10分鐘;搓擦腰骶部,先將兩手掌搓熱,再按緊腰部,用力上下擦搓,以感覺腰部發熱為度,反复20-40次,每日一次;用手指指面緊貼於大椎穴(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平齊)往返摩擦。

6、手腕:針對手指關節疼痛,使用鼠標一個小時的時候,來做-個休息動作。點鼠標的時候,我們的手指是上下動的,單一、重複地調動食指和中指,無論怎麼動,手指都是彎曲的。這種情況下最好的一種調整方法是做反方向運動,讓食指或中指、甚至五個手指一起做背曲動作,往手掌背的方向翹、伸。一開始是慢慢地、輕輕地,然後伸展到最大限度,就像手指在伸懶腰,讓窩太久的氣血得到釋放、流通,促進了新陳代謝。

7、上肢:做聳肩運動20~30次;前後甩臂,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20~30次;雙手手掌、手背互相搓擦,以感覺發熱為止。

8、下肢:用拇指和其他手指輕柔地旋轉每個腳趾,力量適中,從腳趾跟部一直搖動到頂端。在每個腳趾表面緩慢地移動拇指。當拇指移動到頂端時,伸展腳趾,伸縮雙腳,做幾下踝關節旋轉動作。

此外,當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午餐一定要有針對性。比如可以多選用一些含有硒元素的食物,比如大蒜、魚類;富含維生素B的各種穀物也具有很好的減壓效果。同時,一杯冰咖啡也具有很好的寧神減壓作用。

領經常坐在電腦面前,給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壓力,所以白領需要適當的運動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和保持好身材。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可以利用一把椅子,一小塊空地進行鍛煉額!

白領經常坐在電腦面前,給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壓力,所以白領需要適當的運動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和保持好身材。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可以利用一把椅子,一小塊空地進行鍛煉額!

相關推薦

中秋連假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雖各縣市陸續宣布禁止戶外烤肉禁令,但為了應景過節,不少民眾仍選擇居家燒烤或在燒烤店內用,不過要注意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食安問題!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陳祖儀醫師指出,過去中秋連假期間,最常遇上腹痛、腹脹、上吐下瀉等症狀的腸道急症患者來掛急診,因此大家在享用燒烤時,更要落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振興五倍券自9月22日起開放數位綁定、25日開始紙本五倍券的預訂,不過該領取實體券或數位券,民眾看法不盡相同,在網路上也掀起了不小的討論。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振興五倍券領取」最近7日的網路聲量輿情,了解網友對振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中報導】台中1名47歲邱姓司機菸齡逾20年,上個月發車前突然心臟一陣收縮、劇痛、直冒冷汗,忍痛走到辦公室後當場暈倒,送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併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亞大醫院心臟內外科全員出動搶救,緊急置放支架、裝設葉克膜,並執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總算把邱先生的命留下來,讓家屬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恩主公醫院因醫事人員失誤,不小心將輝瑞BNT疫苗未稀釋原液,接種至25位民眾,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注射疫苗濃度逾4倍,已要求醫院增加心臟科支援追蹤,第2劑目前未有證據不需要打。 莊人祥說明,恩主公醫院接種疫苗醫事人員,誤判未開封使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