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可輕忽身上腫瘤  當心脂肪瘤變惡性瘤

不可輕忽身上腫瘤 當心脂肪瘤變惡性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20歲女性,半年前發現右大腿內側出現硬塊,就醫檢查被認定是脂肪瘤,經切除治療後已無大礙,因此並沒有再回診檢查,沒想到半年來原本切除的患部又出現硬塊,不但有逐漸變大趨勢,還出現疼痛感,經切片檢查後確診是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malignant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誤會是脂肪瘤 錯過治療期

醫師確診患者沒有遠端轉移之後,透過大範圍軟組織切除以及局部大腿外側皮瓣重建,術後三天已能順利下床;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施秉庚指出,臨床上有不少個案,都是因為民眾誤以為身上的腫瘤為脂肪瘤,沒有多加留意,才會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

脂肪瘤大於7.5公分 小心演變惡性脂肪瘤

根據研究顯示,當脂肪瘤大小大於7.5公分,演變成惡性脂肪瘤的機率也會提高;施秉庚說,雖過去在身上發現腫瘤或硬塊確診為癌症的病例較不常見,但近幾年年齡層的確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臨床上也曾有患者左腋下出現不規則腫瘤,切片後確診是微囊腫性附件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經過大範圍軟組織切除等,十天後已順利出院。

諮詢專業醫師 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上,除了考量切除腫瘤或硬塊是否能切除乾淨外,也應考慮切除後如何進行完整的重建;施秉庚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建議最好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透過完整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蔡永杰醫師指出,台灣女性進入更年期,常出現肌肉痠痛、失眠等問題,熱潮紅比率較低,目前多使用荷爾蒙改善更年期症狀。不少女性擔心荷爾蒙治療容易致癌,蔡永杰理事長特別說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慎選品質優良的黃體素、動情素,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還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打從小孩呱呱墜地開始,身為父母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古彥男表示,,餵食問題常是新手爸媽最先要面對的。純母乳哺育永遠是最好的答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民國103年的台灣地區,2個月以下小孩的純母乳哺育率為62.3%,6個月以下則為45.8%,皆高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7)年第5例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女性空服員,個案4月8日出現發燒、口腔疱疹,9日全身出疹,10日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後居家隔離,經檢驗於12日確診為麻疹;個案於潛伏期間曾至法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北京、杭州及泰國曼谷等地,故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市售各廠牌的鮮乳味道都不同,有的喝起來濃純香,有的嚐起來奶味較淡、口感清爽,究竟原因是什麼呢?專家指出,生乳經過殺菌、包裝製成鮮乳,不同的殺菌方式、溫度及時間,不僅決定鮮乳的風味,同時也影響營養價值。 不同殺菌方式 影響鮮乳風味、營養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