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吃炸物、愛吃蔬果 婦人仍罹腸癌

不吃炸物 愛吃蔬果 婦人仍罹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歐姓婦人平時非常注重健康、不吃炸物、愛吃蔬果,且生活作息正常,並長年保持每天晨泳的習慣,排便也相當規律,沒想到大腸直腸癌還是找上門。但在5年前,因出現輕微腹痛、排便不正常、有鉛筆便,原不以為意,直到看了新聞報導,才發現自己的狀況與大腸直腸癌症狀類似,因此趕緊就醫,原本醫師還說是因為吃乳酸菌的關係,請她不要太大驚小怪,但在她堅持下還是做大腸鏡檢查,此時,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直腸癌第3期,且在這段期間內,癌細胞更多次轉移至腹腔、輸尿管、直腸、甚至是兩側肺部。

 

治療組合 提升存活率至30個月

台北榮民總醫院藥物放射治療科趙毅醫師表示,化療、標靶藥物的發展,即使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病患整體存活已有顯著的延長,從過去只有一種化療武器,到現在有多種、多線標靶及化療治療組合,讓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平均存活期從過去的5個月提升至30個月。

治療用對方法 民眾最多省百萬

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王照元醫師表示,原本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二線治療僅有化療,但衛生福利部在今年已核准血管新生抑制劑可作為二線治療使用,讓病患們可以在全線標靶不中斷的治療策略下存活更久。

此外,趙毅醫師也表示,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健保已有給付2種標靶藥物,只要在治療過程中用對順序,最多可省百萬,讓病患們能享有更好的治療機會,也能降低治療的經濟負擔。

選對治療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最後,提醒各位民眾,雖然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健康的最大威脅,但隨著治療方法的增加,使得醫師與病患都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且在標靶藥物以及健保政策的支持下,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效果以及更低的經濟負擔,因此,呼籲病患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首次沾染毒品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2.5歲,2013年青少年涉毒人口從7,491人,2017年已增加到9,779人,短短四年增加30%,顯見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而使用毒品的原因有82%出於好奇、無聊與對未來人生沒有期待,18%因環境壓力影響。此外,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落枕是中醫學的慣用病名,西醫一般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頸部肌肉扭傷」,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屬於頸部肌肉群為防範相關組織的進一步傷害,進而形成的保護性收縮,屬於一種自限性的常見頸部疾病。   許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經驗,起床時脖子肌肉突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麻油雞等含酒食補,是常見月子餐菜色,但最新研究顯示: 酒精會影響新生兒大腦發育,且經過烹煮的含酒料理,酒精仍會殘留在哺乳媽媽奶水,攝取酒精還 會減少母奶產量,基於安全不只懷孕期間應完全避免酒精,且產後的哺乳媽媽不論剖腹產、自然產 都應儘量減少酒精攝取。臺中慈濟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