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

 

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燒烤、火鍋、鹽酥雞,台灣飲食多元化,吃到飽餐廳林立,雖能夠一飽民眾的口福,但也直接的讓我國大腸直腸癌病患不斷增加,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病例續創歷史新高,加上民眾尚未有健檢保健康的觀念,使得病患發現大腸直腸癌時,病程25%以上已是末期。

她大腸癌末期 轉移肝臟

就有一名四十八歲的張姓婦女,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三年前某天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原以為吃壞肚子,到院檢查後竟發現直腸癌合併肝臟多顆轉移腫瘤,確診為晚期大腸癌,而一時無法接受的她,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表示,導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有,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且由於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25%是晚期,第四期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1成1,所以現今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選擇十分值得國人關注。

標靶藥癌症治療新趨勢

目前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多元,早期的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但針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已是治療趨勢。王輝明理事長解釋,在現行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方式中,僅第一、三線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可搭配化療使用,第二線只有化療把關,就像是一場少了二壘手的棒球比賽,容易讓癌症越過防線。

張婦歷經第一線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後,雖病情受到控制,不久後卻復發,所幸在老公的鼓勵下,張小姐鼓起勇氣接受後續的治療,但效果仍有限,張小姐經醫師評估,改使用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王輝明醫師表示,不同於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物可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可更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生長。

臨床研究發現,相較於單用化學治療,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搭配化療於轉移性腸癌患者第二線治療,有近三成患者的存活期可以延長達2年,而疾病在沒有惡化情況下的存活時間(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也可以延長2.5個月,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的新趨勢,但目前患者須自費選用。

目前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的張婦,回想起過去治療的經驗指出,尚未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靠著第一線化療與標靶藥物的配合,雖病情曾受到控制,但沒多久後就復發,甚至臉上還長滿膿瘡,醫師都認不得她,讓她一度想輕生,所幸服用第二線標靶藥後,情況大為好轉,目前還打算到日本探望親友,她也鼓勵其他病友不要害怕!治療的辛苦與副作用都是短暫的,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挺過癌症!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研究顯示,人體過了30歲後,因賀爾蒙分泌的降低,將使身體機能每年衰退1%,顯示「初老症」是人們必須正面迎戰的事實,關渡醫院新陳代謝科黃維人醫師指出,現代人過於忙碌,常容易忽略身體所發出的訊息,因此,錯過保養的時機。對於這類型無法勤奮養生的「懶人族」而言,一旦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食物吃重鹹,除了會引發多種疾病之外,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肥胖者且鈉攝取量過高,將會加速細胞的老化,進而使阿茲海默症、糖尿病、心臟病上身!另外,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我國肥胖盛行率高達近4成,且全台上班族八成以上都是外食族,值得注意的是,外食的便當或湯品、湯麵,都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清明時節將至,是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的高峰期,但請注意!在這些環境下可能會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導致叮咬而感染。 恙蟲叮咬好可怕 潛伏期為12天 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蟎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被叮咬的部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小孩也會有香港腳?日前一名2歲孩童,因肛門周圍及胯下反覆紅疹1個多月,一直不見好轉,就醫後才發現原來小朋友得了黴菌感染的股癬,疑似是家中爺爺多年未治療的香港腳及灰指甲,傳染給寶貝金孫。對此,醫師呼籲,台灣氣候潮濕和習慣穿包鞋,感染香港腳(足癬)的比例高達4成,罹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