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量血壓習慣差 百萬人患高血壓不知情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壓力大,又缺乏規律運動,高血壓年齡層逐漸下降,然而據調查,台灣有6成5民眾沒有側量血壓的習慣,卻讓造成高血壓的因子充斥生活,導致超過3分之1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以國健局統計推算,全台有高達161萬人不知到自己罹患高血壓!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1068位20-50歲台灣民眾,進行高血壓認知度調查,調查顯示,高達8成民眾每天運動不超過30分鐘,4成6民眾喜歡吃油炸食品,尤以20-39歲比例最高,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超過4成40-50歲的人BMI值及腰圍比例超標,暴露在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中。

調查另發現,6成5民眾沒有測量血壓習慣,即便有量,超過6成的人知道血壓值偏高也不會就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蔡克嵩教授表示,高血壓可能引起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剝離性動脈瘤、腎臟功能缺損、視力障礙、頭暈疲倦等併發症,積極量血壓是避免併發症第一步解決之道!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文鐘教授指出,民眾應養成每天早晚量血壓的習慣,即便是國小學童,有家族史或肥胖者仍需注意血壓值。若量出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在160與100毫米汞柱以上,必須立即就醫;收縮壓在140-160之間,應連續一週每天早晚量血壓,若仍偏高則尋求醫師診斷;服藥中的病患,收縮及舒張壓分別在130與80毫米汞柱以上,就須與醫師討論用藥是否調整。另外,糖尿病、心臟病與腎臟病患,可諮詢醫師尋求協助。

如何正確量血壓?陳文鐘說明,以舒適姿勢做在靠背椅子上,雙腳平放至少休息5分鐘,若在冬天,避免穿過厚衣物影響測量數值,可穿著薄衣直接測量,不需刻意挽起袖子;為求謹慎,可量兩次中間間隔1分鐘;若是第一次量血壓者,需兩手都量取較高數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4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10歲患有先天性氣喘的女童,近年來病情有所改善,家長為避免副作用影響健康,自行將其停藥;不料,最近氣溫時冷時熱,天氣變化大,某天半夜女童氣喘發作,呼吸不過來,趕緊送往醫院急診室,檢查才發現併發肺炎、支氣管炎,住院後給予注射類固醇、抗生素治療,7天後病情才穩定。開業小兒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母愛好偉大!根據統計,在台灣每100人中,就有1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約有10萬人罹病,且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臨床上,雖已有很好的治療藥物能減少復發機會,但對於有懷孕計畫的病友,醫師多半還是會建議暫時停藥,避免影響胎兒。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產後應依照疾病復發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年齡是女人的天敵!許多年過30的熟女們都致力於追求青春永駐的不老秘方;然而,隨著連續劇熱播,吳奇隆、陳曉東等男藝人的逆齡外表,也讓不少中年男性開始積極凍齡。而每年到了十一長假,台商們便紛紛返國「進廠維修」,醫美拉皮門診在這段假期間,預約量就激增近5成。根據日本近日發表的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卵巢癌中的上皮癌,不易早期發現,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末期,被稱為無聲殺手,且化學治療效果不佳,也容易復發轉移;雙和醫院發現「新腫瘤指標BTK」,如果使用BTK抑制劑,不但能抑制卵巢癌細胞生存,並可削弱癌細胞對化療的防禦力,加強治療效果。這項報告將於10月11至12日的「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