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中暑「熱」潮 急診人數激增1成

中暑「熱」潮 急診人數激增1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已連續好幾天34、35度高溫,讓人熱到受不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現,今年光是五月,因為熱衰竭、中暑掛急診有177人,跟去年同期的157人相較,就比去年同期多1成3,提醒大家要多注意防中暑!醫師也說,在32、33度高溫的天氣,就要盡量減少出門,待在陰涼的地方,還要多補充水分,嚴重中暑要趕快就醫,因為致死率高達3成。 

不管戶外、室內,悶熱環境就容易中暑,醫生建議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太陽發威溫度高,要避免外出,盡量待在陰涼地方,也要多喝水,每天補充1500c.c水分。

當心熱中暑 致死率高達3成

台北榮總急診內科主任侯重光指出:「盡量避免在日正當中外出,假設發現溫度持續32、33度持續好幾天,大家要特別注意。」另外,夏天最容易一下在戶外曬太陽,一下又進到冷氣房,忽冷忽熱,身體調適不過來就會不舒服。如果感覺頭暈想睡,就可能是輕微中暑的徵兆,而中暑嚴重會頭痛、噁心,要盡快就醫,否則會造成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等,致死率高達2至3成。

隨著氣溫持續升高,5月已出現一波中暑「熱潮」。新竹市衛生局提醒,大熱天應避免曝曬在高溫下,並牢記「多喝白開水、保持涼爽、提高警覺」預防中暑3要訣,避免發生致命的熱中暑。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歲的凃小妹就讀幼稚園大班,平時說話含糊,經醫師評估發現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療,經過3個月的個別語言治療,凃小妹構音部份已完成矯正,而且認知能力增強。就讀中班的蔡小弟發音不標準、俗稱臭乳呆,經醫師評估診斷為構音異常,醫師建議進行語言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減輕血管功能疑慮,心血管支架升級了!一位45歲的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右冠狀動脈下壁心肌梗塞,同時發現左前降支嚴重狹窄,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第2天即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恢復狀況非常好。 外來物質放心臟 恐會傷害血管 冠狀動脈疾病為全球十大死因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周董病」害得我好苦!頸椎嚴重變形、無法抬頭直視前方,吞嚥困難甚至影響呼吸的澎湖青年阿成,從國三開始不斷飽受僵直性脊椎炎病痛所苦,6年前在台北開了兩側髖關節置換術及腰椎矯正術,雖然身形及活動都有改善,但頸椎變形卻逐年惡化,更發生吞嚥困難及呼吸不順等狀況,歷經2次艱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生,我的雙手常感到有灼熱、腫脹感,連看書時簡單的翻頁都很吃力!」一位上班族女性在打掃家裡後,產生手掌側麻痺的症狀,感覺麻痺的部位分別是在手部的掌側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神經受到壓迫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手部局部燒灼、麻痺、脹痛甚至無力 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