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樞型眩暈 恐為中風前兆

中樞型眩暈 恐為中風前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年近70的老奶奶,常常感覺早上起床時突然一陣天旋地轉,做轉圈、甩頭、彎腰等動作,很容易頭暈,好像牆壁、房間的擺設都在動,以致站都站不穩,即使躺回床上,眩暈的感覺還是持續。她想到自己有高血壓,很擔心這會不會是中風的前兆?中醫師指出,眩暈的狀況可大可小,小到可能只是良性姿勢性暈眩,嚴重時有可能是因為中風、腦腫瘤導致的中樞型暈眩。

暈眩可由風邪、痰濁、體虛引起

中醫認為,暈眩可由風邪、痰濁、體虛引起,所以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風邪是指天氣溫差大會影響心腦血管收縮放鬆,而痰濁對應於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體虛通常是因身體機能年長而日漸衰退;還有生活上的壓力,精神常處於緊繃狀態,導致氣鬱生痰、痰熱內擾,也會引起眩暈、口苦、疲勞、煩躁、失眠、胸悶。

牛黃、沉香、冰片、蛇膽可治療

對於眩暈的治療,周宗翰醫師指出,中藥牛黃、沉香、冰片、蛇膽等高貴藥材,具有散風邪,化痰濁,可以有效緩解精神壓力的緊繃,可穩定人體自律神經,調理中焦氣機的流暢,使五臟調和;如果是因為身體機能退化,溫和的西洋參,調整身體機能最合適,不會因為補性太強而導致太過溫補而上火。

中樞型暈眩快就醫

周宗翰醫師強調,中樞型暈眩通常合併其他症狀,如複視、口齒不清、顏面神經麻痺、失去平衡感、無法做寫字等細微動作、手腳無力等,這就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如果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史,都是引起中風的潛在因子;因此,一旦出現暈眩有可能是中風前兆,表示腦血管正在面臨阻塞、時通時不通,或正在輕微出血,建議盡快就醫。

如何預防眩暈上身?

想要預防眩暈上身,周宗翰醫師建議,平時生活作息要注意睡眠必須充足、維持適當運動、生活步調宜放慢,遇事從容不要著急,保持心境平和;由於中老年人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因而易造成眩暈以及腦血管疾病產生,在飲食上應減少總脂肪量,不宜吃過多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以及要戒菸酒,將有助於改善以及預防暈眩和心腦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9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提示:影片時間為三十四分鐘,時間較長! 保養膝關節,需要堅持鍛煉,祝您健康! (影片)   另外分享幫助膝蓋軟骨重生的神奇秘方 【香茅+青蘋果幫助膝蓋軟骨重生】材料: 5根香茅+2粒青蘋果(全部切塊) 做法:1.加水蓋過材料2.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你早晨一覺醒來,發現嘴歪了,一定要立馬去就醫!臨床上就有一名二十歲男大生,有天早晨起床,照鏡子發現嘴歪了,嘴巴閉不緊,但卻不以為意,直到二週後就醫,被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由於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以致嘴歪症狀已無法恢復。 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導致 這名男大生獨自一人在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抽菸喝酒真是害人不淺!一名六十歲男子,肝硬化已六、七年,病況纏身下,雖然已戒酒,但是卻沒有戒菸,以致於終於嚐到苦果;日前又檢查發現罹患食道癌,使得病況更是雪上加霜。 出現腹水等待換肝 收治該名男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表示,這位男子是從事建築工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