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耳、濕耳有什麼不同?90%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圖翻攝自hehuancui.com 下同

 

你有定期在清理耳垢嗎?由於耳朵不像牙齒一般,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固定清潔的習慣。在耳屎日積月累下造成一些人直至聽力漸漸降低或是出現耳鳴的情況,這才意識到要趕緊清理阻塞耳道的耳屎。

事實上耳垢又俗稱耳屎,是人類和一些其他哺乳動物外耳道內部內垢腺體分泌的蠟狀物質和外耳道皮膚混合後的產物。主要作用是為了保持耳道清潔,防止昆蟲和細菌侵入,以及抑制真菌生長。因此只要在不妨礙健康的問題之下,醫生們大多建議不必清耳垢。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日前,在reddit論壇上有位網友W00dzy87分享他挖耳屎的過程與成果,讓無數看到照片的網友們,一致認為這實在太噁了!網友W00dzy87透露,當時他覺得耳朵裡有耳屎在裡頭翻滾,所以先到浴室處理。一開始他拉長了了耳朵,在洗臉盆上用力的跳晃自己的頭,看看耳道裡的耳屎能不能掉出來。就在網友W00dzy87賣力的跳晃下,耳道裡的一坨坨耳屎就這樣掉在了洗臉盆上。

 


儘管有不少耳屎掉出來了,但網友W00dzy87還是覺得耳朵有點癢癢的,於是他伸出了右手食指進行了挖耳朵的動作,不挖還好,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大坨黃黃又濕濕的"東西"。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而這一坨"東西"也讓原PO嚇了一大跳,想不到耳朵裡竟然住著「一坨屎(耳屎)」,看來定期的清理還是很重要的!


一般人的耳垢分為乾燥及濕黏兩極,依小編的淺見看來,原PO應該是濕性耳垢:黏稠、黃褐色至暗褐色物體!由於濕性耳垢不像乾性耳垢可自動的推移出耳道脫落,所以在清理上困難度較高,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到耳鼻喉科給醫生處理,以免清潔不成而誤傷了耳膜。分享出去,提醒周遭的人要小心注意為妙!

VIA hehuancui.com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外電報導】莫德納製藥公司於1/26宣布,首名臨床試驗志願者已接種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型新冠疫苗追加劑,該追加劑為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株所研發。莫德納指出,此新型加強劑二期試驗預計收案600人,分別在美國境內24處進行,有些試驗志願者僅完成兩劑莫德納基礎劑,另外也有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名嘴鄭弘儀的廣播節目《寶島全世界》,宣導現行政策之餘,也透露,研議在元宵(15日)過後鬆綁部分措施,像是放寬醫院與長照中心的探病禁令;同時未來將針對商務客縮短檢疫時間,保全台灣的經濟。不過最大的重點是:台灣能夠學國外「與病毒共存」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為兼顧國內防疫安全及產業與家庭用人需求,自2022年2月15日(元宵節)起,啟動第2階段移工專案引進,來源國除了現行的泰國、印尼外,新增越南、菲律賓。移工來台前,必須在來源國已完整接種疫苗;移工抵達後,雇主須安排移工至防疫旅館進行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將啟動第22期疫苗追加劑的預約,已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滿12週且滿18歲以上者可上網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已於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完成預約之民眾,仍依原已預約時段前往接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