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耳、濕耳有什麼不同?90%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圖翻攝自hehuancui.com 下同

 

你有定期在清理耳垢嗎?由於耳朵不像牙齒一般,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固定清潔的習慣。在耳屎日積月累下造成一些人直至聽力漸漸降低或是出現耳鳴的情況,這才意識到要趕緊清理阻塞耳道的耳屎。

事實上耳垢又俗稱耳屎,是人類和一些其他哺乳動物外耳道內部內垢腺體分泌的蠟狀物質和外耳道皮膚混合後的產物。主要作用是為了保持耳道清潔,防止昆蟲和細菌侵入,以及抑制真菌生長。因此只要在不妨礙健康的問題之下,醫生們大多建議不必清耳垢。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日前,在reddit論壇上有位網友W00dzy87分享他挖耳屎的過程與成果,讓無數看到照片的網友們,一致認為這實在太噁了!網友W00dzy87透露,當時他覺得耳朵裡有耳屎在裡頭翻滾,所以先到浴室處理。一開始他拉長了了耳朵,在洗臉盆上用力的跳晃自己的頭,看看耳道裡的耳屎能不能掉出來。就在網友W00dzy87賣力的跳晃下,耳道裡的一坨坨耳屎就這樣掉在了洗臉盆上。

 


儘管有不少耳屎掉出來了,但網友W00dzy87還是覺得耳朵有點癢癢的,於是他伸出了右手食指進行了挖耳朵的動作,不挖還好,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大坨黃黃又濕濕的"東西"。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而這一坨"東西"也讓原PO嚇了一大跳,想不到耳朵裡竟然住著「一坨屎(耳屎)」,看來定期的清理還是很重要的!


一般人的耳垢分為乾燥及濕黏兩極,依小編的淺見看來,原PO應該是濕性耳垢:黏稠、黃褐色至暗褐色物體!由於濕性耳垢不像乾性耳垢可自動的推移出耳道脫落,所以在清理上困難度較高,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到耳鼻喉科給醫生處理,以免清潔不成而誤傷了耳膜。分享出去,提醒周遭的人要小心注意為妙!

VIA hehuancui.com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歲的老太太在十幾年前發現罹患乳癌,開刀治療後以為治癒,沒有定期追蹤,沒想到三年後,腰部與背部出現疼痛問題,並且日益嚴重,最後已經發生腿腳無力無法行走的情形才就醫。老太太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骨質疏鬆,結果經過骨頭掃描,發現竟是乳癌復發所造成的骨轉移,從脊椎長出腫瘤...

閱讀詳情 »

作者:黃曼瑩「哈啾,哈啾!」受到花粉、塵蟎影響,很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出現鼻癢、鼻堵、噴嚏、流清水樣鼻涕等症狀。常聽人說,平時多吃一點益生菌就可以對抗過敏性鼻炎,避免發作,是真的嗎?除此之外,藥師表示,還有一種維他命也是聰明選擇,在抗發炎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說是「明日之星」! 過敏性鼻炎主要症狀包括...

閱讀詳情 »

作者:駱慧雯熱浪來襲,全台各地熱爆了,此時若能來一塊清涼多汁又香甜的西瓜,馬上暑氣全消,堪稱人生一大樂事!中醫師提醒,西瓜雖有消暑解渴的作用,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西瓜消暑,尤其久待冷氣房和愛喝冰品的人更要注意,以免適得其反! 天然白虎湯!西瓜連皮吃,消暑解熱更給力 在中醫經典中,「白虎湯」是一帖有助...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溽暑季節,多喝水好處多,但有不少人擔心「喝水會胖?」醫師指出,水本身沒有熱量,民眾適量喝水不會增加體重,更不會變胖,但心臟病、肝腎功能異常等3大族群,因水分無法排出而產生水腫,導致體重增加,建議不宜過量喝水。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水不能治病但卻是保健良方。每天喝水2000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