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懷胎十月,到臨盆前若是能自然產當然最好,但若遇上高危險妊娠、胎位不正、甚至是多胞胎等狀況時,剖腹產對媽媽來說可能則是相對安全的生產方式。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剖腹產,建議準媽媽們亦可向主治醫師諮詢採用「腹膜外剖腹產」的可行性,不僅手術傷口較小、亦能減少腸阻塞與沾黏問題,以降低因生產而造成感染的風險。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傳統剖腹產的方式力行已久,從下腹下刀、打開腹膜,從子宮下方切一開口將胎兒娩出,手術複雜度不高,安全性也高,也是最常見的剖腹產方式。然而,當胎兒從子宮娩出時,原本子宮內的血液、羊水、甚至胎便都有可能流入腹膜腔,且腹膜內的腸子也可能因接觸空氣、細菌而導致感染和腸沾黏問題。

 

相較於傳統剖腹產會切開腹膜腔,「腹膜外剖腹產」的差異即在下腹下刀後,醫師會避開腹膜腔,改將膀胱側撥後再切開子宮,將胎兒娩出。這種手術方法可維持腹膜腔的完整,避免子宮內的羊水、血水、胎便、胎脂等流入腹膜腔而造成感染,此外,也因手術過程不會碰到腸子,故術後沒有腸脹氣的問題,也不需禁食,只要手術麻醉藥退掉之後即可立即用餐,補充體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腹膜外剖腹產的優點眾多,但慎選執刀的婦產科醫師更為重要!施俊宇醫師補充,相較於傳統(腹膜內)剖腹產,腹膜外剖腹產手術複雜度較高,在手術過程比較靠近血管叢,若不熟悉此手術的醫師恐造成產婦出血問題,因此,執刀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便非常重要!

 

此外,亦非所有產婦都適合採用腹膜外剖腹產!若有膀胱手術病史、腹腔手術病史或其他宿疾者,建議手術前應先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合適的生產方式,更能開心迎接新生兒的到來唷!

 

剖腹產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榮宥宥婦產科 施俊宇醫師

 

延伸閱讀:

【生產方式比一比】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72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1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什麼是腹膜外剖腹產?|媽媽族 生產篇3

相關推薦

醫生給人的形象通常是穿著白袍不停的在醫院穿梭忙碌著,長年在工作的他們可能因為疲憊而少了一些和人們的互動,但美國有位醫生的相貌會完全說服你,證明這個想法簡直是大錯特錯。 因為這位號稱「全球最帥醫生」的麥可(Mikhail Varshavski,Dr. Mike)性感模樣實在太吸睛啦。   ...

閱讀詳情 »

過年難免大魚大肉,然而,吃進過多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材,卻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也可能引發痛風、高血壓等問題。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提醒,若有慢性疾病、腸胃問題,或心血管疾病者,年節也要做好飲食控制,以免影響健康。  1. 三高及心血管疾病:飲食避免重口味,以減少油、鹽、糖分攝取。飲酒應適...

閱讀詳情 »

過年每日大魚大肉,吃的好飽怎麼辦?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提醒,可適度按壓穴道,幫助消化喔!  過年滿桌豐盛佳餚,讓人食指大動,一不小心就狼吞虎嚥起來。但是,不小心吃太飽,肚子脹的難受時,可試試按壓這幾個穴道,幫助消化、讓肚子舒服一點。 1. 魚際穴:位於手掌心,大拇指第一掌骨中點,即拇指下肌肉鼓起最高處...

閱讀詳情 »

過年返鄉、出遊,最擔心遇到大塞車!行車最忌疲勞駕駛,如果不小心打瞌睡,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禾欣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行車前一晚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若感到疲勞時,最好到休息站稍作休息,才能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研究發現,長途駕駛超過2小時,開車技能就會下降;若超過6至8小時以上,就會出現微型睡眠,亦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