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低位腸癌需切肛?新式手術保留排便功能

低位腸癌需切肛?新式手術保留排便功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大腸直腸癌為國人常見癌症,一旦發生腸癌,最害怕莫過於必須切除肛門,不僅造成日後無法正常排便,對於患者的工作、社交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醫師表示,對於「低位直腸癌」患者,現有新式「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讓患者得以保留肛門。

電療+化療縮腫瘤 順利保留肛門

現年54歲的吳先生去年檢測出罹患第3期大腸直腸癌,腫瘤大小約5公分,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東晟醫師評估後,透過電療及化療方式使腫瘤縮小,再進行「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順利協助吳先生保留肛門,且未來能有正常的排便功能。

「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是先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斷開血管,同時進行自然孔道腹腔鏡手術,利用患者的肛門為開口切除腫瘤,透過自然孔道腹腔鏡手術能保留患者的肛門,無須做永久腸造口(人工肛門)。

傷口小、出血少 免去人工肛門之困擾

張東晟醫師表示,過去罹患「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採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傷口約20至25公分、癒合時間長,且須做永久性腸造口作為排泄之用,不僅有造口照護上的負擔,對生活上工作、活動、社交也有一定影響。

與傳統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免除裝人工肛門、失禁的不方便。目前許多傳統腹腔鏡手術進一步演進到單孔腹腔鏡手術,其特點是將原本分散的4至5個0.5~1公分大小的傷口,減至1個1.5~2公分的傷口。

同病灶位置 女性手術較男性容易

張東晟醫師指出,低位直腸癌其腫瘤位置距離肛門口不到5公分,手術由肛門口進入,直接從腫瘤下緣開始進行切除,故能較徹底切除腫瘤,且骨盆腔的神經較不易受損,排便功能的影響也較少。此外,女性骨盆腔較男性大,因此同樣位置的大腸直腸癌手術也較男性容易。目前「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有健保補助,患者僅需自費手術耗材的部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妊娠糖尿病是孕期最危險的疾病之一,隨著母體體質變化,體內產生多種荷爾蒙,血糖會因為荷爾朋分泌濃度而改變,一但身體對胰島素阻力增加,胰島素需求量變大,妊娠糖尿病就會發生。研究顯示,除了家族史、高齡者之外,吸菸者患妊娠糖尿病的機會更高2倍! 產婦身體對胰島素需求增加導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壓力大到晚上老是失眠、早上工作老是感到焦慮,有時甚至嚴重到想自殺,當心這些徵兆是警訊!一位32歲的女性空服員,10多年來長期受失眠困擾,加上與家人關係緊繃,曾有過自殺念頭。接受臨床心理師治療一段時間後,不但取消自殺念頭,也逐漸遠離安眠藥的依賴。 &nbs...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40歲的女業務長期腰痛,除了要跑業務趴趴走,同時也為長期腰痛所苦,由於她擔心手術傷口大、恢復期長,因此只要腰痛,就自行服用止痛藥,陸陸續續長達一年的時間。有次起床引發劇烈坐骨神經痛,到院接受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手術,取出爆裂型突出椎間盤高達9顆。 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7歲的陳先生感覺頸部及鼠蹊部出現腫塊已經2個月了,不但有腫塊增生,同時還伴隨發燒、體重下降及腹部脹痛的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腫瘤並侵犯了肝臟及脾臟。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許雅婷表示,病人接受化學和標靶治療後疾病完全緩解,目前在門診持續追蹤,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