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作息不正常當心「變笨變胖、心臟疾病」纏身!醫生的「熬夜方式」學起來,開夜車也不怕熬壞身體!

作者:李中奇

 

原文標題: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個更好?一篇文章解開你多年的疑惑

 

每一個晚上總是不睡的人,或多或少會覺得,後半夜的靈魂簡直如同脫了韁的神獸,讓人不能自已。睡覺,就是浪費。

 

每一個晚上總是到點必睡的人,大多是因為「不行了,眼睛實在困得睜不開了……」死撐着不睡,第二天整個人會報廢。

 

那麼,世紀難題來了,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個更好?

 

無論早晚,規律生活至上

 

在討論「究竟早睡早起好,還是晚睡晚起好」的問題之前,「夜貓黨」和「早睡黨」共同認可的一點是:無論早睡晚睡,作息都要規律。

 

這是因為……

 

1. 不規律的作息,比如「睡得少」「睡眠時間完全沒有規律」,都會影響健康,而且這個影響會持久存在,不是「補一覺」就能解決的。

 

  • 記性變差:轉身就忘事兒;

  • 變笨:注意力很難集中、記不住東西,學習能力變差;

  • 變胖、變瘦、臉色變差:內分泌系統紊亂,各種激素水平不穩定,代謝率也隨之發生改變;

  • 心臟疾病風險增加:總感覺心跳很快或胸口發悶,可能會發生竇性心動過速;

  • 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上呼吸道症狀,比如咳嗽、咳痰等。

 

作息不正常當心「變笨變胖 心臟疾病」纏身!醫生的「熬夜方式」學起來,開夜車也不怕熬壞身體!

 

 

2.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晝夜節律也在發生變化,適合所有人的作息時間表並不存在,首要的還是擁有適合自己的規律作息。

 

說到早睡晚睡,這裡必須提到一個新的概念:「授時因子」。

 

常見的授時因子包括光線、溫度、社交活動以及藥物調節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都會對人的晝夜節律產生影響,進而帶來上文提到的多種健康問題。

 

但要讓所有人都按照統一的作息標準來實現所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極其不現實的。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授時因子就會產生差異,進而導致每個人的晝夜節律也在經歷改變。

 

比如,對於孩子而言,做數學題正確率最高的時間是早晨,而對年輕人來說,數學能力的高峰卻是晚上。由於孩子和年輕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晝夜節律也有區別。

 

換句話說,無論晚睡早睡,一定要規律,哪怕你穩定地把整個作息周期都黑白顛倒了,也好過總是一天晚睡一天早睡的生活。

 

但是!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以後可以肆無忌憚地調整自己的作息規律了呢……

 

作息不正常當心「變笨變胖 心臟疾病」纏身!醫生的「熬夜方式」學起來,開夜車也不怕熬壞身體!

 

 

只要規律,早睡晚睡都一樣嗎?

 

不,不一樣。

 

讓我們回到「授時因子」上。 任何光照和溫度的改變,都可以對晝夜節律造成影響。

 

如果你熬夜到很晚,估計稍微睡一會兒天就亮了。這個時候,你的生物鐘就有點兒蒙圈兒了:啥?天不是剛剛才黑嗎!怎麼這麼快就亮了!

 

於是,你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認知能力、情緒等,都迷惑了,它們接二連三地進入一種混亂的狀態……

 

這就好比軍訓的時候,半夜三點教練忽然在外面吹哨緊急集合,當時的你,要多迷惑,有多迷惑;那場面,要多混亂,有多混亂。

 

在體內已經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你自然會感到全身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沒錯,前面是說現在很難制定「相對標準」的作息時間,但自然光照和溫度也是我們難以控制的。 在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雙重影響下,人很容易出現晝夜節律紊亂。

 

除非你能完全隔絕隨着自然變化而變化的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不然還是乖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吧。

 

作息不正常當心「變笨變胖 心臟疾病」纏身!醫生的「熬夜方式」學起來,開夜車也不怕熬壞身體!

 

 

必須熬夜,該怎麼辦?

不過熬夜對一些人來說,常常是無奈之舉,比如必須上夜班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獲得高質量的睡眠呢?

 

1. 最重要的是給自己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同時不要有過多心理壓力。

 

曾有人研究過,人在熟睡狀態下,幾乎會失去對肌肉的全部控制,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不能在樹上或懸崖上過夜的原因。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祖先很早就過上了群居生活,形成社會體系、對抗捕食者,借着社會歸屬感和社會聯繫來獲得安全感。

 

這種人的本性,延續至今,如果社會壓力過大,人在睡覺的時候也會有受威脅的感覺。任何時候,穩定舒適的社會關係,都能幫助你安然入睡。

 

2. 儘量隔絕外部光源,保證室內溫度恆定,減少外部授時因子的影響。

 

入睡時儘量減少各類「授時因子」對你的干擾,保持生物節律的穩定。

 

3. 均衡的飲食習慣、定期去醫院體檢、足夠的戶外鍛煉都可以成為優質睡眠和身體健康的有力保證。

 

所以……

 

從今天起,做一個更健康的人。早睡,早起,無憂無慮。

 

 

責任編輯:曉雅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作息不正常當心「變笨變胖 心臟疾病」纏身!醫生的「熬夜方式」學起來,開夜車也不怕熬壞身體!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高雄市大雨過後又高溫的天氣型態,正適合登革熱病媒蚊快速孳生。鑒於登革熱流行期已屆,高雄市政府呼籲各行政區必須提高警覺及落實周遭環境巡檢整頓,並輔以公權力執行,防堵登革病毒入侵社區造成登革熱疫情蔓延。1本土個案在前鎮草衙地區根據高雄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共有18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確實落實分級醫療以及雙向轉診政策,基隆市醫師公會結合10群家醫醫療群、75家基隆及北海岸在地醫療院所,成立基隆共好醫療照護團隊,並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及掛牌,期盼未來能深耕社區照護民眾健康,有效發揮醫療資源。啟動五大策略 提供病患更完善照護這次基隆共好醫療照護團隊任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白斑症是免疫病之一,雖然不會危害生命,但因影響外觀,常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十多年來治療四萬位白斑病人,經過長時間的臨床治療經驗,發現使用免疫療法針對病理機轉對症下藥,95%病人於治療後3個月白斑得到控制不再擴散,35%病人於治療半年後呈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靜態生活是造成長者肌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容易導致衰弱,提高跌倒及失能的風險。為促進長者健康、延緩衰弱並鼓勵走出戶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在南瀛堂辦理107年度臺南市樂齡活力秀,共有13個分區競賽晉級之社區隊伍,以及7個安養護機構隊伍,共計20隊角逐競賽榮耀。參賽隊伍皆使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