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就是自己吃出來的結果

人的一生從出生開始,都離不開食物,如果以活到70歲的男性來計算,那麼一生中吃下去的食物約是50∼60噸,即1輛可以載運2.5噸食物的卡車,一共要運送20∼30趟,才能把食物運完。

 

人的一生要吃七萬五千頓飯?

平均下來,人一生要吃七萬五千頓飯。男性平均壽命為76歲,而女性則可活到83歲,可能要吃八萬頓,還不包括消夜。

食物被我們以各種方式吃掉,進入身體,並且變成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湖泊,上游是每天攝取的食物,下游是死亡的細胞和代謝物,如果上游的水源不佳,每天流進大量的泥沙,還能維持湖泊的清澈和通暢嗎?

這麼龐大的食物流量,進入人體這個﹁湖泊﹂當中,當然可能引起身體的變化。我們在1小時之前吃下去的食物,會在體內發生作用。2小時之後又要進食,新的作用又會產生。

國外所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即「現在的你,就是你吃出來的」,意指「人」就是人的一生吃下去的60噸食物,所塑造出來的結果。

從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講,一個70年都在吃素,和一個70年都在吃肉的人相比,不僅是健康程度不同,連個性都會產生顯著的差別。

現在科學已經證實,食物可以改變性情。如香蕉中含有5—羥色胺,可以增加人體快樂興奮的因子,所以,有些學者說香蕉是「快樂食物」;而有些肉的成分可能含有性急、急躁等情緒因子,都可能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

有人會說,我已經吃下去這麼多食物,現在還來得及補救嗎?當然來得及!攝取營養的好處,在於從任何年齡層開始都來得及,但當然是越小越好。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每天都會被詢問到許多關於生病時應該吃什麼?怎麼吃?適不適合吃一些昂貴補品等問題。

身為一名營養師,我深感人們在追求營養知識的同時,往往會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所迷惑。在吃這件事上,人們往往很有主張,卻又很沒主見。

 

「營養盲」比文盲還要多

許多人容易被誤導或存在一些迷思,輕易相信靈丹妙藥,迷信貴的、稀有的食物對身體才是好的,或吃某種食物能解決身體所有問題等說法。由此可見,這世上「營養盲」遠比文盲還要多出許多!

如何健康地吃、營養地吃?吃出健康的身體而非病體?儘管有人花一輩子時間,也不見得能真正搞懂,或真正做出改變。但相信只要認真地學習,吃好每一口飯,吃好每天三餐飯,積少成多,身體一定會越來越健康。

大自然造就人,同時也生發萬物,人和食物相處幾百萬年,共同進化,一起生存,其中自然有很多不言而喻的道理。因此,人不只應該懂得食物的營養,更應該尊重其中蘊含的道理,一輩子都要善待食物,跟食物和平共處。

 


本文為《吃對三餐吃出健康》作者序

 

你就是自己吃出來的結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http://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粉絲行列。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視在台灣的盛行率越來越高,不僅小學生近視比例超過五成,國中生更有八成近視,尤其隨著眼球壁越薄,越容易退化,導致誘發周邊格子狀視網膜變性等病理性或退化性的病變,甚至視網膜剝離,但其實戴眼鏡並不可怕,可怕是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所併發的眼疾,可能因此埋下無法回復視力損傷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國立宜蘭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林佳靜發現母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此開啟「CD34活性蛋白」之研究之路,並想到「可透過將幹細胞生長因子,透過口服食品來刺激幹細胞增生,以改善病情」。她花了8年做300人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口服的效果是正面的,雖時間需要3至6個月,但平價與便利性,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為世界第1,因應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樂齡網」與「醫聯網」日前簽訂策略聯盟,攜手一同提供高齡者在健康檢查、醫療諮詢、照護人力與照護用品等全方位服務,為雙方顧客創造更加全面的價值體現。 2大銀髮族企業 攜手打造樂齡生活服務 樂齡網為全台第1家以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從涼被到冬被,人們對被毯的需求始終不減,而不同被毯材質的保暖效果也略有差異,因此多數民眾在購買前也會先上網搜尋請益,以期買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被子毯子。而冬季連日到訪的冷氣團,也吹起民眾一陣購買暖被的需求。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