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零壓力 MRI零輻射更安全

健檢零壓力 MRI零輻射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的醫療品質聲名遠播,不少鄰近國家的民眾都會趁著旅遊之便,來台做健康檢查或醫學美容,徹底進廠檢驗維修一番,也因而催生了「觀光醫療」產業的發展。由政府出資建造、民間經營、即將在年底正式營運的臺北國際醫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除了有高階健檢器材磁振造影(MRI),低輻射電腦斷層掃描(LDCT)以外,也融合了休閒度假的概念,就是要為民眾客製化「健康及美麗」的樂活假期。

慢性病危害 高階健檢揪出潛藏殺手

根據國健署統計分析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癌症」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而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種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所造成的慢性病,都是影響國人身體健康的重大危機!所幸隨著醫學檢驗技術進步,這些威脅體內的不定時炸彈,都可透過高精密的醫療儀器揪出,進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也因此,這間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的臺北國際醫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首波將主打「高階健檢」。曾任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國防醫學院教授,同時具有神經內科與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執照的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透過「客製化」,為受檢者量身訂做個人及家庭健康管理計劃,並搭配各項專業健康檢查及管理服務(與各專科醫師會診),能更有效地找出潛藏的健康問題。

正子造影(PET)爭議多 高輻射成健康隱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高階健檢」的初步營運方向,該選用何種器材便成為臺北國際醫旅首先面臨的難題。從早期的X光,到近幾年頗為盛行的電腦斷層掃描(CT)和正子造影(PET),癌症篩檢的科技日新月異,醫學影像也愈來愈清晰。

然而,不論是X光、傳統CT還是PET,都難以擺脫高輻射劑量的問題,尤其PET的高輻射,讓受檢者在檢查後8個小時內,都無法親近家中的嬰幼兒,連抱都不行!所幸標榜高劑量、零輻射的磁振造影(MRI)問世,成為目前最先進、且安全的醫學影像檢查。

安全零輻射 MRI連孕婦都可做

蔡清標院長說明,磁振造影是將人體擺放在MRI強大的磁場中,用高磁場原理使體內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共振,再將所產生的信號經過電腦處理,成為可供醫師觀察人體內部器官組織及病灶的3D立體切面影像。不但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就連產前檢查都可以用MRI來觀察胎兒。

蔡清標院長進一步解釋,目前MRI主要應用在顆粒性癌症以及腦血管疾病的篩檢上,但若是黏膜性癌症便無法以此做為檢驗方式;因此,民眾倘若想檢測胃癌及大腸癌,仍得透過胃腸鏡來進行檢驗;另外,裝設心臟節律器或是金屬植入物的民眾,也不適合進行MRI檢查。除此之外,因為目前MRI檢查對於會跳動的器官如心臟,解析度還是不佳,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還是要使用到電腦斷層(CT)來檢查,所幸低輻射電腦斷層掃描(LDCT)的問世,已使輻射量壓低到只有數張胸部X光的劑量,相對安全。

醫學中心專業團隊

蔡清標說,我們專業醫師團隊的背景,都是在台北榮總完成高端影像醫學訓練,早已累積有5萬多個高端影像的攝影經驗;他更進一步引述統計資料指出,一般健檢只做基礎血液生化檢查、胸部X 光檢查、基礎理學檢查、眼科牙科會診等項目,但這樣的基本檢查,癌症篩檢率約只有0.3-0.5%(每1,000名健康人可發現3-5人罹癌)。然而經由磁振造影(MRI)、高解析度低輻射電腦斷層(LDCT),以及腸胃內視鏡檢查項目,如此一來,癌症篩檢率可大幅提升到2.6-3.1%(每1,000名健康人可發現26-31人罹癌),更可發現早期中風(腦血管硬化)、早期心血管阻塞疾病,預防因腦中風或心臟病造成猝死之危機。

分期檢查 健檢客製又親民

許多民眾常因為害怕健檢結果而不敢去做檢查,對此,蔡清標院長強調,沒症狀時就檢查,即使有問題也都是小事,但若是等到有問題才檢查,那後果往往都已不可收拾。建議40歲以上民眾,至少每兩年應做一次高階健康檢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抽菸、酗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至於有經濟考量的民眾,則可以「分期檢查」的方式,每年做一次重點檢查,如腦血管、心血管、全身腫瘤等從最急需的項目開始,依序完成全身檢查,達到愛護健康的目的。另外,也要選擇最新年份的儀器,因為檢查儀器就像電腦一般,年分越新解析度就越高,千萬不要花錢又傷身。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孕期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除了各方營養均衡攝取能幫助寶寶強健體格的成長,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也能幫助腦部發育、預防貧血。建議婦女在孕期不挑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寶寶健康出生及成長。育齡婦女近6.9%葉酸偏低、2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正常生活期』指的是術後3至6個月的期間,屬產後照護的第三階段。傷口照護須知到了「正常生活期」產後三至六個月,也正逄「傷口重塑期」。此時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會經過—連串的合成丶分解,產生堆疊並重新排列,因此需開始使用防疤產品,給予傷口「濕潤」、「密閉」、「下壓力」、「抗張力」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業結盟,打造生醫科技新勢力!國研院與義守大學、義大醫院,共同成立「智慧醫療策略聯盟」,宣示將擴張生醫版圖,正式前進高雄科學園區設立據點,共同推動台灣智慧醫療挺進世界舞台。三方攜手 打造高科聚落新面貌 根據國際調研組織統計,2017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成長至4053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天氣轉涼,流感即將步入流行期!每到秋冬季節都是流感多發時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鍾鎮鴻提醒,除了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以提高個人免疫力外,最重要的是,及早施打流感疫苗,高齡者應再增加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才能避免感染。流感進入高峰期  9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