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每到寒暑假,許多家長便帶著小男生到小兒外科門診求診,主要訴求是「割包皮」,但多數案例經醫師檢查後,狀況正常並不需要手術。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表示,包皮是用來保護陰莖,但有些家長認為,小嬰兒時期就該讓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但其實是揠苗助長的行為。

陳肇真指出,家長常認為小孩的龜頭應該早早露出,生殖器會長的較大、功能較好;同時也覺得,包皮會藏污納垢,因此經常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清洗後再將包皮蓋回龜頭之上;然而,此作法會將較窄的包皮口,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會容易造成包皮口附近裂傷,當裂傷癒合結疤後會形成瘢痕。

其實,包皮的作用是用來保護龜頭,嬰幼兒的包皮與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這時期並不適合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使皮膚剝離造成出血、結疤和包莖。陳肇真提醒,沾黏的部位不會藏污納垢,不需要特別露出龜頭清洗。到了幼兒期,兒童間歇性的勃起和脫落的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和龜頭自動分開。根據經驗,有三分之二男孩,到6歲時仍有部分沾黏,但若無不適症,應不需包皮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需要動割包皮手術,多半是包皮龜頭炎、膀胱輸尿管逆流、包莖嵌頓,包皮口狹窄導致氣球現象排尿不順。至於有人主張,割包皮可減少性伴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並未有前瞻性研究結果可支持。

割包皮引起後遺症的機率低僅有0.2%,但有些狀況仍需留意,陳肇真提醒,若切太多會造成傷口裂開、出血、尿液滯留、陰莖龜頭傷害和尿道皮膚廔管;切太少則容易有贅皮;包皮與龜頭間的緻密沾黏,造成勃起疼痛等。建議找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手術,提前釐清手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明明進入冬季,有時仍豔陽高照,還有民眾換上短袖短褲,這樣的暖冬還需要進補嗎?中醫師林展弘指出,進補確實應該依照節氣,不過,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寒涼體質者最適合進補,燥熱體質者則應該清熱。 冬季進補 補腎、抗寒 中醫師林展弘表示,以中醫觀點來說,進補的原則為「補齊不足,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入冬了,天氣寒冷時,陳年舊疾或許會有幽幽的痠痛、麻痺感,常讓許多病人認為是普通老化現象而不在意,然而,受傷治療不當、延遲就醫、多年未癒的舊傷還有機會痊癒嗎?有哪些治療方法可以運用呢?  利用吹風機烘吹患部 當作溫灸療法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醫師陳麗蓮表示,舊傷...

閱讀詳情 »

面臨老化,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許多原本輕而易舉的事情,變得辛苦又吃力,甚至最後演變為功能完全喪失。這種漸進式的退化,的確讓人感到措手不及,往往非得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才開始後悔從前為什麼不好好保養。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表示,根據統計,80%以上的人會因年齡增長,而感到聽力大不如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高齡化社會來臨,根據統計,台灣男性平均壽命達76歲、女性83歲,往生者大約4成是80歲以上;而從65歲退休後,有長達1、20年的黃金歲月,正值這階段的銀髮族,雖然因為各器官功能退化會有很多慢性病,但是如果不想受困於病痛,其實活躍老化也是有秘訣的喔! 近5成老人患有3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