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全球首例!高胱胺尿症病患 肝移植手術成功

台灣一名28歲的陳先生,先天患有高胱胺尿症,由於肝臟代謝異常,尿液中會排出大量高胱胺酸,必須一生食用配方奶,不能吃蛋、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忍耐了20多年,再也無法忍受天天以奶維生的日子,於是不聽醫師的叮嚀,開始大魚大肉,結果僅短短一年多,健康拉警報,陸續出現眼球水晶體脫位、韌帶脫臼、小腦血栓等症狀,最後接受肝臟移植病情才好轉。

台灣台北榮總2015年1月26日公布全世界首例高胱胺尿症病人成功換肝個案。陳先生在接受肝臟移植後飲食完全正常,該成功案例已刊登於2012國際知名「兒童移植」期刊。

台灣台北榮總兒童遺傳代謝科主任牛道明表示,代謝性肝臟疾病是由於肝臟基因缺陷,造成肝臟無法產生足夠代謝身體廢物及營養生成物的酵素,導致許多神經、血管等系統的疾病。

該院兒童外科醫師劉君恕說,部分的代謝性肝臟疾病可以特殊配方食物及藥物控制,但對一部分患者來說,則以肝臟移植效果較佳。

12歲葉小妹,罹患鳥胺酸甲基移轉酶缺乏症,二歲前因高血氨造成三次昏迷,必須長期食用特殊配方奶粉無法正常飲食,在二歲半接受父親活體肝移植,從此不必限制飲食也不再有高血氨的症狀,目前已換肝九年多,發育完全正常。

台灣台北榮總移植團隊在2007年完成第一例連鎖換肝、2011年完成第一例輔助性部分肝正位移植後,迄今已成功替24名代謝性肝臟疾病患者換肝,其中22名為幼童,手術時年紀最小者僅有7個月大。

幼兒換肝體重須超過八公斤,該院兒童遺傳代謝科主任牛道明首創施打生長激素,在短時間內增加病童體重,及早接受換肝手術。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從事木工師傅的A先生,他懷疑自己可能因為吸入過多強力膠或甲醛,導致嚴重頭暈、出現平衡感異常,一直無法治癒,直到2018年3月到台北榮總檢查後,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但西醫治療並無特效藥。今年6月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中醫治療不到2個月,頭暈症狀、全身關節痠痛已多有改善,...

閱讀詳情 »

記者黃俊豪/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導致台灣在夏季運動最受矚目的「瓊斯盃」籃球賽取消,面對籃球空窗期,許多球迷都期待能有精彩的賽事可以觀賞,「2020台灣夏季籃球挑戰賽」將在8月31日至9月6日登場,參賽球隊包括裕隆納智捷、台灣銀行、九太科技、台灣啤酒等4隊,還有形象活潑的音樂人盧廣仲擔當公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訪問團一行將在9月1日蒞臨立法院訪問,院長游錫堃今(26)日指示需兼顧國際禮儀及高規格防疫,儘管全團已經採取高於日前美國、日本政要的防檢措施,立法院仍針對訪團防疫措施做更細緻規劃。 立法院今日特別邀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與立法院總務處處長周傑、秘書...

閱讀詳情 »

記者林德操/桃園報導 109年全中運日前在屏東閉幕,桃園市榮獲79金66銀75銅名列全國第3名,為了鼓勵選手並且慰勞教練的辛苦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舉辦了全中運優秀選手頒獎典禮。包括在400公尺接力賽當中,擔任最後一棒,從最後一名追到第一名奪冠的選手陳政安。還有舉重一舉破全國紀錄的汪菱蓁,都到場接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