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咳痰悶喘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出現咳痰悶喘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COPD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但因病名太難記,去年底正式改名為肺阻塞,簡單說,就是因肺臟長期接受抽菸或空氣的有害粒子,造成呼吸道發炎性反應,患者會出現咳、痰、悶、喘等症狀,嚴重甚至肺功能喪失,呼吸困難,不得輕忽嚴重性。

肺阻塞易被忽略 多數人發現已重度

世界衛生組職統計,全球每10秒就有一人死於肺阻塞,且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台灣40歲以上患中重度COPD者占5.4%,約有64萬人,但實際接受治療僅24萬人,顯示多數人都等到極重度時才發現,但都為時已晚,尤其抽菸和PM2.5污染是埋下肺阻塞的危險因子,也使得肺阻塞變成高盛行率、高致死率及高共病率。

將醫院分一類二類 強化病情掌控

為了使肺阻塞治療更全面,衛福部推動新的照護模式,將醫療院院所分成第一類及第二類,當急性肺阻塞發作時,送至第一類醫院救治,穩定後則就近送至住家附近的第二類醫院進行慢性管理;彰化醫院胸腔科主任黃伊文指出,衛福部彰化醫院已核定為COPD第一類醫院,透過和第二類醫療院所聯手照護患者,強化病情掌控。

遠離肺阻塞 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目前彰化醫院已完成COPD團隊的建置,包含四個胸腔科醫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必要時負責進行肺復建、心理輔導等服務;黃伊文呼籲,像是40歲以上抽菸者、長期曝露在粉塵環境的砂石業等從業人員,都屬於高危險族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應盡快就醫檢查,若在輕度或中度時能確診,更能加強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年末到,許多人為了新年新氣象以及來年的煥發容光,會進行醫美療程;對此,疾病管制署公佈疑似因為「施打美容針」而引發肉毒桿菌中毒的案例,提醒民眾在增添自己容貌自信前,別忘記充分了解相關資訊,以免造成健康危害。來源不明美容針 恐造成中毒反應近年台灣醫美風氣盛行,許多人除了在台...

閱讀詳情 »

半夜腰部劇烈絞痛,疼痛到在地上打滾,小心是尿路結石。不當的飲食習慣,經常是引起尿路結石的元凶。治療尿路結石,必需依據結石的位置、質地軟硬、大小來選擇處理方式。尤其碰到成分較硬或深埋在腎臟中的結石,可能無法震碎或碎片排不出來,現在已經有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能解決。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許竣凱醫師於是運用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花出生後本來由媽媽哺餵母乳,但因為媽媽的泌乳量不足,還未滿月的小花只好改喝一般嬰兒配方奶。在一週後,媽媽幫小花換尿布時發現,竟在糞便裡有鮮紅色的血絲!媽媽趕緊帶小花至醫院就診。成大醫院小兒部賴馥蘋醫師,在了解小花的進食狀況與症狀表現外,發現小花的臉頰上有一些濕疹,也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處於社群網站盛行的年代,不管年輕老少都在瘋自拍,然而自拍時千萬要小心姿勢,免得「自拍腕」上身!舊金山骨科醫師列維·哈里森(Levi Harrison)呼籲,自拍時伸長手臂並扭轉手腕的姿勢恐會造成神經發炎、疼痛,進而發展成「腕隧道症候群」。他提醒,最好不要過度彎曲手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