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冬季進補轉骨夯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的孩子要「轉大人」了嗎?寒冷的冬天,總是會有許多民眾到中醫門診,就是希望能趁機好好進補一下!中醫師也發現,時序入冬以來,為了進補問題而前來就診的民眾就增加了3成左右;其中不乏家長們帶著孩子們前來尋求轉骨秘方,就是希望孩子能「高」人一等!

面對孩子的青春期,許多父母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畢竟皮膚好壞可以靠後天保養、胖瘦美醜也可以靠運動、裝扮來改善,但「身高」可是假裝不來的!一旦過了增高發育的黃金期,想要擺脫哈比人的命運恐怕就沒那麼容易!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陳星諭醫師表示,從中醫來看轉骨,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期進補」。

陳星諭醫師解釋,轉骨進補得分階段性,臨床上,中醫師會先將前來求診的小朋友分成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後。而這個分類的標準,就是依有沒有出現第二性徵來區別,換句話說,男孩子就是看長喉結了沒?女孩子則是看初經是否已經來臨?一般來說,女孩子發育期較早,約9-10歲,男孩子則大約要等到11歲才會開始出現第二性徵。

陳星諭醫師進一步說明,倘若是在青春期前,多半會先以改善消化功能為主,讓孩子的吸收能力變好,為進入青春期吸收營養做準備;等到確實進入青春期、準備「登大人」的時候,再以補腎、補血為主,這時吸收變好了,只要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再多從事能刺激生長板的運動,例如打籃球、跳繩等跳躍性活動,就能加速長高幅度。

另外,很多人都認為身高是遺傳,父母身高不高的話,小孩的個子也不會太高。對此,陳星諭醫師強調,營養和遺傳基因的確是影響身高的關鍵因素,但是在過去那個年代,長輩們的營養攝取往往不像現在的孩子這般足夠,因此很難判斷到底父母個子不高,是因為發育時營養攝取不足?還是本身基因就是矮?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掌握青春期發育時機,多運動、多補充鈣質、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想要擺脫永遠仰角看人的小個子、晉身高個兒一族,其實一點也不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5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5歲陳小姐,在工作上非常要求自己,也讓心理壓力非常大,1年前開始發現小便次數增加,覺得身體不太一樣,常感覺到小腹膀胱位置痠痛,同時伴隨著尿意,症狀越來越嚴重,1個小時可能要跑廁所4到6次,嚴重影響白天工作與晚上睡眠,就醫才發現罹患間質性膀胱炎,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確診第838例與第839例就職醫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原訂全員工採檢,但今(14)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醫院首批檢驗486人都陰性,加上社區採檢55人也都陰性,研判病毒外擴機率極低,討論院方繳交檢驗計畫書決定,僅針對風險較高300至400名員工採檢,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更改新冠確診病患解隔離標準,核酸檢測Ct值大於或等於34連續2次,也可以是解隔離指標,但目前有部分確診患者,檢出Ct值都大於34,是否仍要住院隔離治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回應,首次檢驗確診不論Ct值多少,都要先住院隔離治療。 張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男子持續腹瀉好幾週,起初以為是吃壞肚子導致,因此不以為意,直到拉出血便才緊急就醫,經醫師採以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後,發現患者不僅整段大腸直腸嚴重發炎,甚至已演變潰傷,確診為潰瘍性腸炎,所幸經抗生素治療及靜脈輸液治療後,症狀已逐漸舒緩,目前也已出院,持續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