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你有聽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跟Mary一起認識一下吧!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當一般人在遇到極度且相當突然的創傷事件,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等,可能造成主觀的急性壓力反應。當患者提到或想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時候,都會使得壓力反應更明顯。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輕則會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但少數人可能因創傷事件較為重大,且影響健康及日常生活功能,需要較長的時間與復原期、重建及治療期。

 

當事者的心理處遇原則(包含目擊現場,但可能沒受傷的民眾及救難人員):

 

1. 擺盪情緒到逐漸平穩:

急性期常會出現極端的情緒反應,時而生氣、低落;或是激動、憂鬱,抑或無故哭泣、容易淡漠等。適當的抒發可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慢慢讓情緒反應從兩邊的極端擺盪到逐漸平穩。

 

2. 接受情緒、接納自我:

接受自我的負向情緒,了解短暫出現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是正常現象。當事者要記得無需自己承受所有不適感受,可尋求家人或朋友的陪伴與支持。

 

3. 寫下擔憂、列出煩惱:

若腦海中有無數擔憂,可透過書寫方式讓思緒放慢、或幫助整理思緒,都有助於降低失眠的機會。

 

4. 向醫療人員尋求協助:

若自覺情緒症狀愈來愈明顯,或感到無法自拔,一定要讓醫療團隊或家人朋友知道;藉由心理治療或是加入支持性團體,可有效地度過心理創傷。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延伸閱讀

【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50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相關推薦

【記者 廖承恩/雲林 報導】全民一起來「抗疫」,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迅速升溫,今(18)日廣和水產食品公司總經理陳宏亮由捐贈5000劑Covid-19病毒抗原快速檢驗試劑給雲林縣政府,縣長張麗善代表受贈說,這些試劑會先分配給轄內6家急救責任醫院使用,協助提升縣內抗疫醫療物資量能。 縣長張麗善指出,新冠...

閱讀詳情 »

【記者 尤華恩/台南 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各縣市防疫措施升級,為確保防疫期間口罩供貨穩定,黃偉哲市長今(18)日至學甲區格安德口罩工業公司視察醫療級口罩生產情形,感謝業者全力配合供應防疫物資,同時呼籲民眾務必勤洗手及全天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近期大爆發,8天內已增加1024例,確診的人變多了,不少人第一時間無法被安置到醫療院所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去,這時該怎麼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發布官方指引,提醒病患在家等待時要做到3點,照護者要保護自己則有6點要一一照著做。而陳時中更要民眾繃緊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越著本土病例8天內激增1024例,醫院「院內感染」威脅也大增,繼亞東醫院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證實,高雄仁惠醫院也爆院內感染,繼指標個案的醫院行政人員確診之後,再多1名列接觸者的工作人員也檢驗呈現陽性,成為短期內的第2起院內感染群聚事件。 院內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