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馬刀放射手術治腦瘤 腦組織傷害小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從2003年10月引進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根據該院統計,至今已治療過900名個案,前三大病例包括腦膜瘤、轉移性腦瘤以及聽神經瘤,病患則是遍布台灣、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泉發指出,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很小,病患在加馬刀治療過程中,不須全身麻醉,也不必打開顱骨,只需經加馬刀精準照射,使腫瘤不再成長或萎縮,甚至縮小至幾乎看不到。

只要各種邊緣清楚、直徑小於3公分、體積小於15cc的腦瘤,都可以運用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術治療;蘇泉發表示,即使直徑超過3公分的腫瘤,也可先以傳統手術讓腫瘤體積變小,再接受加馬刀治療。

蘇泉發主任表示,加馬刀治療腦瘤,並非除去腦瘤,治療是著重在腦瘤控制率,主要是讓腫瘤縮小和腫瘤不變,如果腫瘤不變,就像盛開的花朵變成乾燥花,不起作用,可讓病患和腦瘤和平共處。以加馬刀正確治療的腦膜瘤、聽神經瘤等良性腫瘤,15年的控制率可達95%,幾乎等於治癒。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高瑞和說明,加馬刀立體定位手術是利用201根射線集中照射在顱內的特定腦瘤,使腦瘤接受極高的治療劑,而周圍組織接收的劑量減至最低,以達到治療腫瘤卻不傷害腦組織目的,是一個很有效果的手術方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乾癬性關節炎狀況多 常見影響骨盆、指頭、足踝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約有三成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不僅皮膚出現皮屑病灶,關節也受到侵犯,進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並容易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糖尿病患者疲勞大調查」顯示,9成糖友曾出現糖尿病疲勞症候群現象,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把握「醣、穩、顧」三原則,擺脫疲勞症候群的惡性循環。敏盛綜合醫院劉香蘭營養師指出,對抗糖尿病疲勞症候群,建議由早餐就開始做管理。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彗倫補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榮總今(30)日晚間對外公告,前總統李登輝於同日19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與全身器官衰竭逝世,享耆壽98歲(民國12年1月15日至民國109年7月30日)。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前總統李登輝因有多重慢性病抵抗力較弱,雖全力救治仍因反覆感染無法挽回。 黃信彰說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死亡人數連續多年位居癌症之首,最近幾年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為最夯的肺癌篩檢工具,不過,台灣肺癌學會提醒,LDCT偽陽性機率過高,容易造成不必要心理負擔,如發現結節,需要進一步接受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還可能併發氣胸、出血等風險,不得不慎。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