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動動保健康-智力 情緒 健康 天天運動可提升3Q

動動保健康-智力 情緒 健康 天天運動可提升3Q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台灣民眾,沒有運動習慣,25~50歲的社會中堅份子,7人中只有1人有運動習慣,運動盛行率不到美國的1/4,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提出「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新訴求,為了健康,不妨相約一起去運動,每天至少運動15分鐘,就能健康延壽,還能提升台灣經濟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瑞提(Dr. John Ratey)日前來台專題講演,他寫的《運動改造大腦》一書在台灣相當受到歡迎,他強調,運動猶如大腦的肥料,可加強神經連結,穩定情緒、增加學習力,運動不只能訓練肌肉,讓身體健康,還能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

研究發現,運動可幫助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症兒童的自我控制力,這類孩子服用的藥物,是增進腦中的多巴胺,而運動可促進多巴胺分泌,因此能提升智商並改善情緒。

以《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就可降低死亡、防癌、延年益壽》研究登上8月《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溫啟邦教授表示,國人的社交應酬經常是朋友相聚、大吃大喝,他建議不妨改變一下,「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大家相約一起運動,更有益健康。

台灣運動聯盟秘書長張東洋指出,每天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改善「3Q」,即智力商數(IQ)、情緒商數(EQ)及健康商數(HQ),聯盟提倡每天「走路30分鐘、3600步、心跳130下」,如果無法做到333,每天運動15分鐘,更簡單易行,一樣好處多多。

 

相關推薦

減重方法越來越多,從減肥藥、埋線、針灸、抽脂、溶脂等,琳瑯滿目,令人眼 花撩亂;雖然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是減重不二法門,但也往往會令人無所適從。中醫師建議,減重可分三階段,其中尤其是在飲食上,首重三餐要減少主食,唯有在飲食上先做好,才能避免復胖。 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馬易世主任特別強調階段式減重的觀念;...

閱讀詳情 »

年節將近,豐盛年菜少不了油炸、高鹽、高糖來調味;不過這樣的飲食卻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冬季氣溫變化大,容易引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可能!SNQ國家品質標章評審、台灣大學潘子明教授特別呼籲,家中若有高血壓、肥胖、慢性病患者,年節飲食要特別謹慎小心,可以多選擇像是山藥、紅麴、燕麥、黑木耳等等對於有...

閱讀詳情 »

每逢農曆新年,各大醫院復健科門診患者總是明顯增加,幾乎都是腰痠背痛的婆婆媽媽。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洪大為提醒,打掃房子時,如果肌肉筋骨如出現不適,應該先冰敷,等48小時才熱敷,千萬不要泡馬上熱水澡。 58歲黃媽媽就是典型個案,為了讓孩子回家團聚時,有個乾淨溫暖的家,她連續打掃了兩三天,一開始只...

閱讀詳情 »

言語失用症主要是因說話時,發音動作的排序出現錯亂,促使舌頭、嘴唇等無法依照腦部指令發出正確語音,通常多為中風患者可能伴隨的症狀;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語言治療師黃齡萱指出,為避免患者因溝通受影響導致不想開口,其實可透過分段發音訓練,改善症狀。 臨床上,1名老年人腦中風後,每次說話都必須嘴巴張開閉合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