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五大日常壞習慣讓你患上癌症

癌症讓人望而生畏,其實癌症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患上的疾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古語用在這裡一點也不奇怪。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只是現代人忙於奔波而忽視了身體的潛在變化。你是否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壞的習慣往往就是日後癌症的誘因?

壞習慣一:吸煙減壓導致肺癌

一個人吸煙時,他所影響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健康,因為研究表明,吸二手煙對人體的危害堪比直接吸煙,而兒童被動接受“二手煙”後的危害更大。除了吸煙是近年來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外,空氣污染也是引發肺癌高發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已知的大氣中存在的主要致癌成分是苯並芘等,在污染嚴重的大城市中,居民每天吸入苯並芘的量可超過20支紙煙的含量。

壞習慣二:熬夜工作導致乳腺癌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在通宵上班的女性和男性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高於日常上班人群。女性連續3年定期上夜班,會比上班正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出40%;如果連續3年以上定期上夜班,患病的概率會高出60%。由於值班期間燈光明亮,使人體體內產生褪黑激素的自然週期發生改變,夜間的燈光減少了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素的作用正是保護DNA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壞,抑制癌變細胞。

壞習慣三:貪吃肉類導致乳腺癌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過多消費加工肉類食品,可能會增大乳腺癌的風險。所以,女性要想遠離乳腺癌,就不能任性地做“食肉動物”,特別是應當降低各種即食肉製品的食用量。不過,女性完全拒絕肉類也是不明智的。建議每天控制肉類食用量在100克以下,而且最好是蒸煮、燜燉等溫度較低的加工方式。

壞習慣四:多性伴侶導致宮頸癌

近幾年來,宮頸癌的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年輕女性發生宮頸癌的其中一個原因與性混亂有關。宮頸癌大多由性傳播疾病感染引起,婦女本人或其丈夫的性伴侶數越多,受性傳播疾病感染的危險性越大,宮頸癌的發生率也越高。資料表明,有多個性伴侶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只有一個性伴侶者高2-3倍以上。

壞習慣五:心寬體胖導致結腸癌

心寬是好事,體胖卻需要提高警惕。一些癌症與肥胖有關,如結腸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 乳腺癌等。因此,要注意飲食結構,加強運動,控制體重,減少體內脂肪堆積。

 

 


(圖文引用自網路)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李女士無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近年來因右眼視力漸漸模糊,影響開車,醫師診斷為白內障。雖手術後視力改善了,可以再度開車上路,但總是感到眼睛不舒服,甚至偶爾會影響視力,她擔心是否是手術的問題。回診時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是乾眼症,經過治療,這些症狀獲得緩解與控制。乾眼症新定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退休就是人生終點?台灣老年人口達14%,邁入高齡化社會已26年,帶來的人口老化、退休潮、老人長照等議題,都成為大眾關注焦點。其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是關鍵,又以老年憂鬱最為常見,常被當作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態的指標。台南衛生局呼籲,老年憂鬱症是可以改善且治癒的,治癒憂鬱症可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全球僅兩例,英國奶奶沒有痛覺!英國一名不曾痛過的71歲奶奶Jo Cameron,經由英國倫敦大學和牛津大學分析基因,發現她缺乏一種分解酵素,因此血液大麻素(anandamide)濃度偏高,該物質被認為可減少焦慮與疼痛,甚至讓人健忘。Jo Cameron自稱擁有「幸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