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動動保健康-智力 情緒 健康 天天運動可提升3Q

動動保健康-智力 情緒 健康 天天運動可提升3Q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台灣民眾,沒有運動習慣,25~50歲的社會中堅份子,7人中只有1人有運動習慣,運動盛行率不到美國的1/4,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提出「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新訴求,為了健康,不妨相約一起去運動,每天至少運動15分鐘,就能健康延壽,還能提升台灣經濟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瑞提(Dr. John Ratey)日前來台專題講演,他寫的《運動改造大腦》一書在台灣相當受到歡迎,他強調,運動猶如大腦的肥料,可加強神經連結,穩定情緒、增加學習力,運動不只能訓練肌肉,讓身體健康,還能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

研究發現,運動可幫助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症兒童的自我控制力,這類孩子服用的藥物,是增進腦中的多巴胺,而運動可促進多巴胺分泌,因此能提升智商並改善情緒。

以《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就可降低死亡、防癌、延年益壽》研究登上8月《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溫啟邦教授表示,國人的社交應酬經常是朋友相聚、大吃大喝,他建議不妨改變一下,「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大家相約一起運動,更有益健康。

台灣運動聯盟秘書長張東洋指出,每天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改善「3Q」,即智力商數(IQ)、情緒商數(EQ)及健康商數(HQ),聯盟提倡每天「走路30分鐘、3600步、心跳130下」,如果無法做到333,每天運動15分鐘,更簡單易行,一樣好處多多。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教師、銷售員、客服人員等,工作一天下來,常會過度使用聲帶,而導致喉嚨乾澀、聲音沙啞,不少人會含顆喉糖保養喉嚨,其實隨便吃很可能傷身!中醫師指出,喉糖的成分多為薄荷,屬於寒涼性,對於體質虛寒者不適合,多吃恐傷身,甚至加重病情。開業中醫師廖婉絨指出,除了過度使用聲帶外,其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用眼都太超過,以致黃斑部病變的年齡層越來越低;眼科醫師發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中的脈絡膜血管病變,多在四十至五十歲左右即出現,而且此病以亞洲人易好發。由於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嚴重時有失明之虞,平時經常用眼過度者就要小心防範。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表示,通常黃斑部病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人的身體結構中,每一個部位都有他重要的功能,其中骨盆是支撐上半部與下半部的關鍵部位,剛好是身體的中心位置,從身體的脊椎骨透過骨盆連接到下肢。但是萬一骨盆產生歪斜,就會造成脊椎側彎,往下則造成長短腳之情況。那麼要如何好好照顧骨盆,不讓骨盆產生歪斜?醫師提醒,平時坐姿要正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婦產科門診常見媽媽帶著年輕的女兒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其實媽媽自己也應該施打!不過,醫師觀察發現,多數婦女工作忙碌,無法在半年內完整接種,而影響疫苗效果;醫師建議,最好利用產後期間施打,不僅不會影響哺乳,也幾乎沒有副作用。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怡伶指出,根據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