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勿輕忽! 慎防炎夏4種常見熱傷害

勿輕忽! 慎防炎夏4種常見熱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今年夏天台灣地區頻創高溫,相關的熱傷害案例也增加,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共分四類,包括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熱中暑。當暴露在高溫環境下,皮膚無法有效散熱,就會因體液過度流失,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

近期台灣的天氣十分炎熱,對於在大熱天下工作的人,需要特別留意中暑和各種熱傷害。蔡忠紘提醒,要避免相關熱傷害,最好避免在烈日下工作過久,穿著上最好以淺色寬鬆衣物為主,並保持環境通風。此外,像是抗組織胺、抑制腸胃蠕動用藥、或是某些抗精神病用藥,會抑制排汗,更易造成熱傷害;年長者由於代償機能退化,也要留意熱傷害發生。

蔡忠紘表示,熱傷害最常見的有四類,第一種是熱衰竭,屬於較輕微的熱傷害,主因是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液體或電解質造成。常見症狀是,大量出汗、疲倦、身體軟弱無力、血壓降低,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最好盡快到陰涼處休息,並補充含電解質的水或運動飲料。第二種是熱痙攣,是因在高熱環境下活動時,因流汗過多,造成體液喪失與電解質失衡,導致肌肉痙攣。解決方式同熱衰竭,但還要伸展按摩抽筋的肌肉。如果痙攣劇烈,甚至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送醫。

第三種是熱昏厥,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使大量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處理方式是到通風處休息,保持呼吸道暢通,若出現持續性昏厥或生命徵象不穩,應盡快送醫。

最後一種是熱中暑,蔡忠紘強調,熱中暑為最嚴重的熱傷害,大多是發生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造成體溫調節中樞代償機制失衡,皮膚因為無法散熱而乾燙,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所以,若發現前三種熱傷害應盡速處理,避免進展成嚴重的熱中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少年吔,你是不是吃太「鹹」了!根據調查顯示,民眾鹽攝取量都超過衛生署建議的每日2400毫克標準;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生最是嚴重,已超過每日建議量二倍。國健局憂心,盬攝取量如此之高,日後恐會有高血壓及中風危險。飲食中鈉鹽攝取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根據歷年國民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針對雙鶴醬油及台農醬油疑似含毒一事,新北市衛生局會同調查局及驚察局人員,共同前往一江食品公司位於五股的工廠進行稽查,共封存疑似違規醬油共2896桶,並進行抽驗;該局表示,若抽驗不合格,會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0條規定,處3萬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雙鶴醬油及台農醬油傳出疑似含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性因腹部持續異常腫脹且排便出現困難,已經嚴重影響生活的作息,經家人勸說後才趕緊到醫院檢查;亞東醫院腫瘤暨血液科主治醫師林世強表示,病患求診時透過腹部觸診就可摸到明顯腫塊,進一步以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病人腹部內約有一個16公分大的腫瘤,之後經由病理切片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違規添加化學物質情形屢見不鮮!根據台南市衛生局所公布的一至四月食品抽驗結果顯示,食品添加漂白劑二氧化硫不合格率近一成五,過氧化氫添加也有二件。端午節即將來臨,該局特別提供市民一千份檢驗試劑,自行在家做檢驗,共同為食品安全把關。台南市衛生局定期針對市售食品進行抽驗,今年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