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這時候做手術風險最高?!去醫院看病的潛規則!太實用了,趕緊收藏!

生病就要看醫生,但是你知道其實醫院也有很多潛規則嗎?畢竟醫生也是人,想要獲得醫生更多照顧,或是得到最專業的服務與診斷,遵循以下原則可以供你參考...

原來這時候做手術風險最高?!去醫院看病的潛規則!太實用了,趕緊收藏!

1.看病最佳時間是週一至週三,權威醫生在這個時間坐診的最多。

 

2.醫生對待患者態度是:退休返聘老專家>年輕醫生>中年專家。

 

3.詢問有沒有更便宜的藥不會影響到醫生看病認不認真,這是你的權力。

 

4.醫生態度最好時是在整個門診前15%-40%的時間裡。太早沒進入狀態,晚了又陷入疲勞期、抱怨期。

 

5.先掛普通號做基礎性檢查,再掛專家號。第一次檢查醫生都會讓你進行前期的檢查準備的。

 

6.帥哥請掛女醫生號,美女請掛男醫生號,不帥不美請掛老醫生號。

 

7.看病時衣著整潔,不花哨、不土鱉。雖說醫者父母心,但不可否認外觀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醫生是否耐心...↓↓↓

 

8.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某科室主任並非是最好的臨床醫生,因為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處理行政事務。

 

9.如果你對醫學一知半解,不要拿百度百科或中醫養生書籍之類不一定靠譜的東西和醫生爭辯。

 

10.老實排隊不會給你在醫生心目中加分。但前面人沒看完你就擠過來,或做完檢查就直接衝到醫生面前,一定會減很多分。

 

11.如果你實在憋不住想談醫患糾紛,請一定站在醫生立場上。

 

------住院------

1.不要沒事就去辦公室找醫生鬼扯。如果真想聊天拉家常,在醫生值夜班的時候去。

 

2.最需要搞好關係的是管你床的小醫生以及你床位的護士,而不是主任或者帶組醫生。

 

3.帶點小禮物給醫生和護士們,哪怕是一塊德芙、一瓶可樂、一支鮮花都會讓人心情愉悅。

 

4.醫生一天查兩次房,詢問病情請最好集中在這兩次時間,醫生都會解釋清楚,這是義務,也是為了避免麻煩。

 

------手術------

1.手術時塞紅包最大的效果就是切口縫好看點。

 

2.7月份手術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病率比其它月份都高。

 

3.下午4點開始的手術麻醉出問題的比例是一天中較高的。公共假期入院手術的死亡率比平時入院病人的死亡率高出48%。

 

4.手術後第一天是問題多發期,不要把手術安排在星期五下午。否則星期六門診醫生的辦公室關門,各科室人手不夠,急診室人滿為患。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一定會回到射箭場上!」歷經住院47天,八仙塵暴傷患、射箭國手喻亭妍如今恢復情況良好,終於出院。她說,謝謝大家關心,謝謝教練和醫師,射箭這條路,還是會繼續走下去。 喻亭妍也向其他傷患打氣,她說,雖然復健過程很痛,但一定要做,咬牙忍耐把傷口清乾淨是好事,希望其他病人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台灣氣候潮濕,而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受到溫度、濕氣和氣壓影響,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發炎關節炎之一,一名50多歲職業婦女,一年前發現關節莫名腫痛,起初至藥局購買止痛藥服用2個月卻不見效果,反而持續疼痛甚至無法行走、無力下床,經醫師診斷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1歲的張先生,看似體格壯碩,但從小有過敏體質,每到夏秋交替之際,總會口乾舌燥、打噴嚏及鼻塞;最近工作繁忙、時常熬夜,他把咖啡當水喝,更嗜吃麻辣鍋紓壓,不但解便不乾淨,甚至連皮膚也變得乾巴巴,同事眼中的小鮮肉頓時變成「咕咾肉」。 收治個案的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指出,經由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至103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共281萬人,占12%,隨著國內醫療越來越進步,老年人口也持續攀升,預計至2025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20%,「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銀髮族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意識也逐漸抬頭,期望可以再創造無憂無慮的第二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