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及早用胰島素增敏劑 糖友可降「心」風險

及早用胰島素增敏劑 糖友可降「心」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最主要的死因!對於糖尿病患該如何去除「心」腹大患?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中生教授指出,糖尿病人中有七至九成都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則有一成五會伴隨高血糖,其共同機轉則是胰島素阻抗性造成,以致於易出現心血管粥狀硬化;所以,在治療糖尿病時,不只是要降血糖,也要治療胰島素阻抗,及早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可以使治療效果更好。

林中生教授進一步說明,台灣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皆為第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為「胰島素阻抗性」及「β細胞功能缺陷」;若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置之不理,會使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發炎,以致於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若要降低糖尿病患的死亡率,避免心血管疾病為當務之急。

林中生教授強調,目前多數糖尿病藥物主要以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血糖值,但卻可能導致胰臟β細胞過勞死,進而得提早打胰島素;而胰島素增敏劑則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達到改善胰島素的阻抗性,提高體內葡萄糖利用率,持續穩定控制血糖值,甚至有可能一生不用打胰島素,並能降低併發症風險。至於糖尿病患何時該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林中生教授認為,越早開始越好,在餐前血糖達到110時就可使用。

德國科隆大學Erland Erdmann教授並表示,根據PROactive研究臨床成果顯示,在5,238名第二型糖尿病人中,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可降低心臟病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風險達16%;另外,針對高危險且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2,445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試驗,可明顯降低心肌梗塞再發的風險達28%,可有效使第二型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林中生教授並提醒,蘋果型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高危險群,肚子內臟脂肪太多,使得脂肪細胞變性並分泌過多游離脂肪酸,以致會產生胰島素阻抗性,不但肌肉骨骼會受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會減少,血糖與血壓都會上升;而減重則有助減血糖,研究並發現,只要減重5%就可使血糖下降,甚至用藥量及種類都可減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944

相關推薦

整理編輯/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別生氣,少動肝火,這樣對身體不好喔!」肝臟是幫助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想要守住其正常機能,除了良好的作息與生活習慣、飲食之外,似乎與本身脾氣好不好也有關係?而中醫常常講的「大動肝火恐傷身」,真有它的道理嗎?   保持身心舒暢 中國醫藥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血壓會引起心血管疾病,而且高血壓有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很多人會因為遺傳而有原發性高血壓,以致對於高血壓的防治要特別注意。不過,也有不少人會出現白袍高血壓,就是在家裡量血壓都正常,只要到醫院去量血壓,就會血壓飆高;醫師提醒,為避免出現白袍高血壓,最好是到醫院後,先休息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臟外科手術的難度與風險極高,醫師亦無法百分百預知最後的結果,但透過風險分析與術前的防範,現在將可望改善手術結果並提高術後的存活率。新藥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帶來新曙光根據美國新聞媒體路透社Reuters及Business wire報導,Tenax製藥公司在與美國FD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投一位肺癌的患者日前突然出現血壓驟降、呼吸急促、疲憊倦怠等不適症狀,心臟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患者有大量心包膜積液,且已經出現包膜填塞壓迫現象,實行心包膜穿刺術(pericardiocentesis) 並引流心包膜液體後,患者血壓、心跳狀態漸漸恢復正常。心包膜液主要作用為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