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反覆腹痛、腹瀉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反覆腹痛 腹瀉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西化(高脂,高甜度)、環境衛生改善(減少了腸道在成人期間之前免疫系統的衝擊與發展),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有日漸增多趨勢,

症狀不外乎是反覆腹痛、腹瀉甚至是發燒,全球至少有500萬個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友,腸道不適症狀有很多原因:包含食物中毒、大腸激躁症候群和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

由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所造成的慢性腸道發炎性疾病,總稱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但是,這類疾病的病友們,有時因為未能正確了解自身病況而延誤就醫,或是尋求不適合的處置,以致疾病的困擾持續發生。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disease),好發年齡為20~40歲,是一種腸道慢性發炎且反覆性的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剛發病時,其症狀可能與急性腸道感染或大腸癌混淆,需要進一步做鑑別診斷。

藥物治療5-氨基水楊酸、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以引導症狀緩解、維持疾病緩解狀態、預防併發症及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為主,目前藥物治療選擇有5-氨基水楊酸(5-ASA)、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但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長期疾病過程有可能會反反覆覆發炎發作,或因長期慢性腸道發炎產生併發症如腸道狹窄、腸道阻塞、管或甚至腸管破裂等等,因此,在治療進行時需留意藥物副作用,及早偵測併發症的發生及妥善處理,必要時也需及時採取外科手術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雖然政府提供乳房X光攝影篩檢補助,但近2年內受檢率不盡理想,原因多為「太忙、怕痛」。乳癌防治宣導活動代言人曲艾玲表示,15分鐘就能為健康把關,她親身體驗不覺疼痛,呼籲大家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應踴躍篩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40至69歲婦女及40至4...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導演札維耶•多藍執導的《親愛媽咪Mommy》榮獲2014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劇中單身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患有過動症的15歲兒子,描述成長過程中孩子情緒失控時的暴力傾向、無法適應新環境的自卑,使母親在照顧上面臨到挫折與挑戰,和社會大眾異樣的眼光,讓母子倆都過著身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64歲賴姓婦人因全口缺牙而配戴假牙,這幾年來也習慣晚上直接戴著假牙睡覺,且清潔假牙時只用牙刷加清水。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義興表示,研究證實,戴假牙睡覺得到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達2.3倍,而老年人對於假牙的清潔與保養缺乏正確觀念,恐引發其他疾病。   中華牙醫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女孩們的小腿粗壯,其實大多跟久坐、不運動有關,讓下肢的血液不循環,代謝差,導致水腫造成的。適當的小腿圍和緊實線條,不僅拉長腿部的視覺關鍵,小腿肌肉也會直接影響到運動質量;特別是研究提到,小腿的腿圍攸關是否容易罹患「肌少症」。不管是因為水腫造成還是先天「鳥仔腳」,要訓練成粗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