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古人是如何保護視力的?李時珍推薦了1種食物2種酒,雍正皇帝就是這樣恢復視力的...

在這個不得不面對著電腦、手機、電視等各類亮閃閃屏幕的時代,如何愛護眼睛、保護視力是每個人都更加需要注意的問題。古人雖然沒有電子設備,但同樣有養眼的需求。

古人是如何保護視力的?李時珍推薦了1種食物2種酒,雍正皇帝就是這樣恢復視力的...

比如雍正皇帝,工作十分努力,時常熬夜批閱奏章。時間久了,頸椎和眼睛難免吃不消。(圖片翻攝自:新唐人

雍正帝用植物療法緩解眼疲勞,從杭州搞來高檔菊花。據說這種專供皇家的城頭菊在山石縫隙中生長。菊花送到皇宮後,做成菊花枕,雍正帝眼睛乾澀的時候躺在上面養神,據說挺管用。

吃菊花對眼睛也有好處,特別是豔黃色的菊花,把花瓣摘下來沖洗乾淨,用甘草湯和硝焯一下,待粟飯快熟時,投之同煮,謂之金飯,既有米香,又有花香,大飽口福之外,盡享明目療效。

植物治癒系的典型代表還有枸杞,因其具有〝明目安神,有助長壽〞功效,位居保護視力好藥材的前列。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枸杞茶有記載:〝入鍋煎熟飲之,甚有益及明目。〞除了泡水煮粥,枸杞對古人還有其他妙用。《志雅堂雜鈔》記載:〝枸杞子,可以榨油點燈,觀書益目。〞將枸杞種子榨出油來,供讀書人夜裡點燈看書,比之蠟燭和普通油燈對視力有益。

不過,這事兒聽起來簡單,仔細想想卻不然。枸杞本就不大,種子更小,得耗費多少枸杞才能榨出足量的油,滿足看書的需要?此種消費顯然屬於奢侈級別,一般讀書人斷然無力享受。即便歐陽修一般的社會精英,一路做到了宰相之位,也沒消費過枸杞燈。他在《戲答聖俞持燭之句》裡還在傷感地感嘆〝病眼自憎紅蠟燭,何人肯伴白鬚翁〞,夜裡看書只有蠟燭陪伴,把眼睛搞得很受傷。

想明目,又想省錢,吃山藥是個好辦法。被認作補腎的山藥兼有明目功能,得到過李時珍的推崇,在《神農本草經》中稱其〝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再有就是喝點小酒。傳統觀點認為飲酒會傷眼,但是明朝盛行於宮禁與民間的菖蒲酒則有護眼功能,《本草綱目》認為此類植物酒〝久服耳目聰明〞。類似的還有菊花酒,也可以〝治頭風,明耳目〞。

如果兜裡不差錢,可以試試眼藥膏,比如用冬青葉和黃連加工製成的九龍膏,有明目養眼功效。《冊府元龜》記載,唐代開元年間,烏茲別克地區進貢眼藥,附贈〝水精眼藥瓶子〞。《宋史》記載,宋太宗時,大食向宋朝廷進貢,貢品也有〝眼藥二十小琉璃瓶〞。能作為貢品,價格肯定便宜不了。

貴的明目補品還有海參,得到過知名人士林則徐的推崇。下放新疆勞動的林則徐,惦記家中患有眼疾的夫人,千叮嚀萬囑咐一要佩戴眼鏡,二要每天吃兩根白水煮海參,因為〝白煮海參,每日食兩條〞可以明目。

南唐李煜時代的護眼辦法最惹人眼球,拿中書省來說,屏風全部用皂羅裱糊。皂羅,就是顏色深黑質地輕薄的絲織品,一般用來做頭巾和袍子。《宋朝事實類苑》記載,〝凡視五色,皆損目,惟黑色於目無損〞,說的是各種顏色五彩繽紛,全都對眼睛有刺激、有傷害,只有黑色最好,不傷視力。於是李煜當政期間,〝中書皆用皂羅糊屏風,所以養目也〞。

及至宋朝,王安石讀書廣博,學到了這一手,將官署裡的屏障悉數使用皂羅。按照當時社會比較流行的做法,一般都是延請知名畫家來手繪,山水也好,人物也罷,效果絕對令人滿意。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gb/2015/07/26/a1213085.html#sthash.IkjuwlZq.dpuf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準媽媽們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堂課,了解產前篩檢項目絕對是大事,最多人熟知的就是唐氏症篩檢,因為它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只知道唐氏症篩檢不夠,還有兩種基因遺傳疾病,X染色體脆折症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也有不可忽視的發生率和疾病嚴重度。  X...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最新確診數字攀升至26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個案發病前,以美國及英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則多為工作或就學。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戰線已經從境外拉到社區,居家檢疫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在邊境採檢之外,接下來最重要的第二條防線,日前隨機押陣第二批武漢台商返台而必須接受居家檢疫的防疫醫師以及護理師,在檢疫期滿後,今(27)日雙雙現身說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國際間原料藥「斷料」的陰影一直無法擺脫,為了避免有人趁機囤貨,食藥署今(27)日宣布實施管制措施,要求全台醫療機構或藥局採購藥品時,不能超買,只能採前一年的月平均實際用量來採購,如果叫貨超過上限,經調查認定有囤貨事實,將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