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武漢包機醫護檢疫14天出關 難熬心路歷程曝光「每天守著看陳時中」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戰線已經從境外拉到社區,居家檢疫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在邊境採檢之外,接下來最重要的第二條防線,日前隨機押陣第二批武漢台商返台而必須接受居家檢疫的防疫醫師以及護理師,在檢疫期滿後,今(27)日雙雙現身說法,透露關在家時每日必做的事就是按時收看陳時中主持的例行記者會,掌握疫情。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每日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人數,截至3月25日止:居家隔離共逾5千700人,其中逾2千700人管理中;居家檢疫共逾8萬6千人,其中逾4萬5千人管理中。

正由於居家隔離、檢疫人數眾多,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能出門的期間該怎麼做才好?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就特別請來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衛福部立八里療養院護理長賴碧蓮分享居家檢疫期間的作法及心得。

陳時中亦向社會大眾喊話,邊境採檢很重要,接下來的第二條防線就是居家檢疫,居家檢疫是有點辛苦,但不是那麼苦的事情,盼大家都能配合。

剛結束14天居家檢疫,林詠青表示,自己每天都量2到3次體溫,而每天上午都會接到指揮中心的關懷簡訊,回復當天狀況,是否有不舒服等,且上、下午各會接到一次里幹事詢問身體狀況的電話;其餘就是利用時間把之前無暇看的書跟電影看完,同時也整理工作記錄,包含先前登上寶瓶星號的檢疫工作等,以後有機會可以投稿期刊,與國外分享台灣經驗。

林詠青也透露,自己每天還有一項必做事項,就是準時收看例行疫情記者會的直播,了解最新狀況。他強調,事實上,很多外送平台目前都提供「無接觸送餐」服務,直接擺在門口外,待外送人員離開後他再去拿,完全可以做到不接觸別人的方式。

已經參與過2次專機任務的賴碧蓮說,自己也會每天收看記者會,善用媒體、網路等資訊,跟朋友、同事保持聯繫,讓自己生活不會脫節,她提醒所有需要居家檢疫的民眾,「愛家人有多深,距離就要有多遠」,採取不共食、不同處一室,逼不得已一定是戴口罩,並且做到每天的環境消毒。

賴碧蓮說,被要求居家檢疫14天,並不認為是賺到假期,而是為了保護國人暫時停止跟他人接觸,14天來作息沒變,還是當作自己在上班,只是改成在家辦公,也不敢每天睡到自然醒,就怕之後作息不正常,期間雖然難免寂寞空虛,也覺得悶跟焦慮,想到頂樓曬太陽也被回覆不行,因此為了不被罰100萬,所以他嚴守規則,只把頭手伸出窗外曬曬太陽。

賴碧蓮呼籲,隔離政策是保護大家,呼籲民眾都要好好隔離,保護大家健康,這是一個向全世界宣戰的病毒,大家可以一起抗戰、配合,勝利一定屬於我們這一方的。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又多6女、9男染疫!美英工作留學惹病最多 一口氣多3起群聚

防缺藥變囤藥「採購藥品禁令」來了! 食藥署限制醫院、藥局叫貨量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透過COVAX獲配的第二批AZ疫苗41.04萬劑今(19)日下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該批疫苗效期到8月31日止,指揮中心將控管部分,留給「高風險」、「幫大家做抗疫、防疫的人員」優先接種,以免出現一傳十、十傳百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李文成 韓羽婕 呂怡潔/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才一周時間就新增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又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7例本土及8例境外移入,在雙北升為三級警戒僅4天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宣布全國齊升為三級警戒,回應外界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狂增不下,醫院「院內感染」最新連洗腎中心也躲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證實台北市新增一起「院內感染」,亦為首起的血液透析中心(洗腎中心)群聚,一名患者發病後,相關接觸患者、工作人員快篩後又驗出4人陽性。 國內醫院確診壞消息不斷,除了指揮中心先前認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杜亞穗/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急遽升溫,政府防疫措施也更加嚴格,失智者可能難以理解及落實防疫措施,不但增加自身染疫風險,更恐成為社會防疫潛在缺口。此外,受到疫情影響,所有日間照護及失智據點服務均暫停,居家照顧壓力隨著疫情升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及早讓失智者施打疫苗、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