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只要運動五分鐘等於步行一小時,長壽健康的最好方法

俗語說:“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如果你不想老,便必須保證腳部不衰老,所謂“養生先養腳”,“腿勤人長壽”,“腳健人身壯”。重視腳部的保健養生,可起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功效。

 

下蹲運動

 

不用花錢,無需器具和場地,只要方便,在家裡、公司辦公室里或公園,只要有立足之地便可。無論多忙的人,想要健康,每天只需5—15分鐘的練習就可以(視乎各人所需)。

 

我們先認識血液循環(體循環)的路線:

 

心臟是輸送血液的泵,血液循環首先由左心室輸出血液→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供給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物質)→(物質交換後動脈血變成靜脈血)。返回時→各級靜脈(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上下腔靜脈(大靜脈)→右心房。

 

腳因為與心臟距離最遠,因此,血從心臟流到腳尖的過程也較長,很容易出現末梢循環障礙,導至供血不足。一些新陳代謝的廢物和各種毒素可能在足部積存下來,產生某種毒素,引起關節炎和一些器官的病變。

 

古人經常泡腳,用手按摩自己的腳心,天天散步,就是把氣血引到腳上去。只要新鮮的血液能引到腳上,令到氣血暢通,便可帶走在足部積存的代謝後廢物,運到腎臟處理後排出體外。

 

下肢血液循環功能不佳,可影響人體各個器管的生理功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由此可以看出離心臟最遠的腳部肌肉的重要性。雙腳的血液循環順暢,將促使全身的血液大循環亦處於良好狀態,你就可以延緩衰老。

 

只要運動五分鐘等於步行一小時,長壽健康的最好方法

以下圖片來源

下蹲能夠治病強身的原理:

 

人蹲下去,身體變成三折疊,被擠壓的血管收縮,氣血沖向全身未被擠壓的血管,迫使它們擴張、鼓起來;人一站起來,全身氣血又沖向原來被擠壓的血管,為它們灌滿血液。

 

在這樣的一蹲一起、一壓一放、一沖一回的氣血往復運動中,就像涮瓶子一樣,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复沖洗,使血管軟化、加快血液循環和體內的新陳代謝、激活免疫系統,增加了高密度膽固醇、靈敏了壓力感受器、把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謝產物可迅速得以清除,人體自然就健康了。

 

只要運動五分鐘等於步行一小時,長壽健康的最好方法

 

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加上奇經八脈,下蹲運動可以自然地激發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

 

下蹲運動的其他作用和好處

 

1. 與長壽有關

對一些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從事田地耕作,蹲在池塘邊淘米、洗菜、洗衣服、上廁所也是蹲著的…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祛病除疾的作用。

 

 

2. 強健關節和骨骼

下蹲可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老化。關節如果活動少,會使骨骼變得脆弱,鈣就會流失到血液中,而且會積存在腎臟和膀胱中,造成排尿困難以及細菌繁殖等不良後果。所以經常使用和活動關節是永保年輕的關鍵。

 

3. 增強肌肉力量

常做下蹲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兩條腿的力量增強了,可有效預防跌倒,走路時您會感到身體輕鬆,且生命充滿活力。人體肌肉如果適度使用,將會更發達,但廢棄不用或過度使用就會退化。

 

只要運動五分鐘等於步行一小時,長壽健康的最好方法

 

4. 改善血管功能

可以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5. 可降低血脂

下蹲運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可促進血管壁粥樣斑塊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進脂代謝,進而改善血管的彈性,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6. 促進新陳代謝

下蹲運動主要靠兩條腿的屈伸來支撐軀幹以上身體的重量。當下蹲時,身體的重量向下壓擠腿部肌肉中的血管,加快下肢的靜脈血液流向心臟;當身體起來時,解除了身體重量對下肢肌肉的擠壓,從心臟泵出來的動脈血快速進入下肢。如此反復下蹲、起來、再下蹲,有如“唧筒”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加強了,回心血量增加,有效地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加強了,胰腺等臟腑器官的營養與氧氣供應就能得到充分改善,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功能恢復正常,可有效地控製糖尿病。

 

 

7. 減肥效果明顯

下蹲能消耗很多熱量,可以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特別臀部和大腿堆積的脂肪。另外下蹲時由於擠壓腹部,促進腹腔臟器周圍的脂肪燃燒分解,減少脂肪的積累,亦可刺激胃腸的食物消化,促進消化酶的分泌。

 

8. 可以使精神放鬆

可以暫且拋開煩惱、放下生活的壓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鬆,調節情緒,增加生活樂趣,這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9. 能延緩大腦的衰退

下蹲可以加強腿的活動能力,增強和外界接觸,不但能夠延緩大腦的衰退,而且可以進一步增智開慧。

 

動作要領

 

開始姿勢:要全身放鬆,兩腿分開,略比肩寬(或與肩同寬),自然地站立。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腳的第二趾的方向為準。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這樣做起來比較自然而不吃力。

 

結尾姿勢:膝蓋彎曲,直到大腿與地而平行為止(視乎各人體力,老年人或初練者可先取用半蹲或1/4蹲)。在完全蹲下時停頓片段最能鍛煉肌肉。

 

向上站起時的姿勢:向上站起時的要點是感覺整個腳掌在向下推壓地面,直立站起。

 

下蹲時的速度:1次下蹲的速度(時間)大致標準是5秒鐘1次(視乎體力,以舒適為佳),到了蹲的姿勢時,有意放慢速度更好。

 

呼吸方法:一邊下蹲,一邊吸氣;一邊站起來,一邊呼氣。

 

鍛煉的次數: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1天做30次以上為宜。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

 

做下蹲運動的頻率:如果想維持健康或消耗脂肪的話,是應該每天鍛煉的。

 

運動時間與強度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每次運動5~15分鐘,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進行。至於運動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動之後稍有氣喘,脈搏跳動1分鐘在120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最好,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使全身感到疲勞,不利於養生。

 

只要運動五分鐘等於步行一小時,長壽健康的最好方法

 

溫馨提醒

 

如果練習之初出現肌肉疼痛,請不要放棄,這是由於運動使得肌肉中產生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在肌肉中積存,從而引起肌肉的酸痛。繼續做幾次輕微的下蹲運動,等酸性疲勞物質排出體外,身體就會輕鬆了。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老年人做下蹲運動時,手應把握住床頭、其他扶手或者門框,緩慢而平穩地做,下蹲速度不宜快,最好一次做10個,一天不要超過5次。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上個廁所蹲下去,站不起來?對抗肌少症不能有動就好,年過四十你需要的是功能肌力訓練。 《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破除多數人一直以來對肌肉的迷思,練肌肉不是為了外型看起來有線條而已,關係到生命長短,更關係到生命品質...

閱讀詳情 »

中國北京冬奧倒數一年,場館已經逐漸建設完成,不過中國現在不只面臨防疫問題,還必須回應當地的人權迫害問題,全球超過180個人權團體結盟,加上多位美國參議員,站出來抗議中國惡劣的人權狀況,呼籲杯葛北京冬奧,指控在如此迫害人權的中國政府下舉辦奧運,有違奧林匹克憲章。北京冬奧預計2022年2月4號登場,還有...

閱讀詳情 »

記者李喬智/高雄報導 為使澄清湖棒球場發揮更大效能,高雄市政府積極與中職洽談賽事,市長陳其邁今(4)日與中華職棒會長蔡其昌前往澄清湖棒球場,檢視各區域空間改善狀況,包含草皮保養、選手訓練室內健身器材、貴賓室包廂、售票口改善作業及牛棚空調系統等,並宣布將安排28場中職一軍賽事在澄清湖棒球場舉行。 陳其...

閱讀詳情 »

從第一屆奧運開始,100多年來都有的比賽項目擊劍,是相當有歷史的運動,但是也因為規則複雜不易推廣,對一般人而言比較陌生,因此有多位奧運金銀牌得主,打算用電視轉播推廣擊劍,希望讓大人小孩都喜歡這項從軍人決鬥的形式演變而來的運動。迅速移動出手,每一個動作,進攻和防守都要瞬間反應,四屆擊劍奧運金牌選手O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