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名醫告訴你 看病沒說的真相 「適合所有人的醫師 完全不存在」

擁有30年醫療經驗的日本全科醫師長尾和宏,是位什麼病都看的醫師,他了解診治方式應客製化。他的新書《48個真相,幫你找回醫療自主權》,打破人們在網路時代的道聽塗說,任誰都能找回自己獨立判斷與思考的能力。名醫告訴你 看病沒說的真相 「適合所有人的醫師 完全不存在」

名醫告訴你 看病沒說的真相 「適合所有人的醫師 完全不存在」

「適合所有人的醫師或醫院是不存在的。」、「沒有一個『如果得了癌症,就應這樣做』的萬能解答。」──摘自《48個真相,幫你找回醫療自主權》內文。
去 年在日本有本醫學暢銷書,倡導「否定醫療」,書中由醫師本人站出來,直指治療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置之不理,話題新鮮聳動,在日本大賣一百萬冊,卻導致病患 過度不安,更甚者,將書中的論述套用在自己身上;一名早期胃癌患者,以「因為書上說,不要動手術比較好」為由,拒絕動刀切除癌細胞,明明可治癒,卻硬生生 放過了生存的機會。

別全信醫師或書籍

病患應該相信自己的主治醫師,不單單只是醫療情報,長尾醫師感嘆。
也因此,長尾醫師決定寫下這本書,以淺顯幽默的字眼,道出正確的醫療觀念。例如,「等待三小時、看病三分鐘」是我們到大醫院看診時再平凡不過的困擾,身為病 患的我們感到不被重視,醫師扛著時間壓力,雙方都不愉快,卻難以在現今的健保制度下做出改變。而這現象在日本,也一樣發生。
事實上,醫療 永遠伴隨著不確定性,我們最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找到一位可信賴的家庭醫師(住家附近的診所),協助我們做諮詢和適當的治療,取代一有小病就猛 往大醫院跑的習慣。長尾醫師強調,這個觀念的重要性,更是唯一解決「等待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的途徑。他在書中生動地形容:結婚要挑對象,看病也要挑醫 師,更何況這件事還攸關自己的命運,在這層意義上來說,找醫師可能比找結婚對象還重要。⌋

當你擁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時,也可以試圖了解自己人生最後一個階段可做什麼選擇。

同樣擔任日本尊嚴死協會副理事長的長尾醫師形容,在日本的大醫院不難見到病患身體多處插管,院方不斷施打抗癌劑,卻沒有適當的停損點,病患到臨終前都還承 受著巨大的痛苦。也因此,長尾醫師長年推動「自然死」,按病人的自主意願,不使用維生醫療方式來拖延不可治癒的生命,讓病人能夠自然死亡。

肯定台灣尊重自然死

相較於日本,台灣是亞太地區唯一立法保障尊重自然死亡的國家,臨終病人可依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或有尊嚴地死亡。這一路可不簡單,花了二十年、一次立法 加三次的法案修正,其中功不可沒的推手──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趙可式,曾目睹病患家屬渴求院方搶救癌末的母親,院方使出心臟按摩﹑插管﹑電擊等急救措 施,卻忽視母親在肝功能不好的狀況下,身體不斷出血,病床被染成紅色,四十分鐘後母親斷氣,換得的是家屬悔恨萬分的哭號。

趙可式的一席故事更道出立法的重要性,台灣可貴的經驗也吸引長尾醫師來台,他在日本《朝日新聞》的醫療版上也陸續發表了來台觀察的系列文章,表示對台灣安寧療護發展的肯定。

如同他書中的風趣文筆,年近耳順之年的長尾醫師笑口常開,健談與開朗彷彿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問到他如何保養身體的習慣,他不疑有他地說:⌈運動!他認為正常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醫學的一環,日本有將近八百萬的老年失智人口,克服的共同點就是運動。

來到台灣,他直說,「台灣的年輕人太胖了!」除了建議應少肉多菜外,他甚至提出周末斷食的建議,藉由周末不進食的方式,讓腸胃可以休息,以此角度來看,回教的齋戒月儀式也是有其道理的。

長尾和宏
簡介:1958年出生於日本香川縣。
1984年東京醫科大學畢業,進入大阪大學第二內科。
1995年於兵庫縣尼崎市開業,從事全年無休的門診與365天、24小時制的居家醫療。
現職:醫學博士。醫療法人裕和會理事長、長尾診所院長。
經歷:日本慢性期醫療協會理事、日本尊嚴死協會副理事長、日本居家醫學會專門醫等。
著作: 《善終,最美的祝福:預約圓滿終點的10個條件》、《孝道:讓父母善終》、《是否該進行胃造口手術》、《癌症的瀟灑落幕》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名醫告訴你 看病沒說的真相 「適合所有人的醫師 完全不存在」

全然的相信醫師或過度心存疑慮,都不是聰明的做法,生病時,你最需要的是客觀的分析、諮詢,和適當的治療。
本書理性剖析時下許多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主張,以最簡明易懂的方式,解說深奧難解的學理,讓你可以更有自信的對抗疾病、面對醫療。

天下文化出版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國內首家「老人醫院」成大老人醫院10月22日舉行動土典禮,由總統親臨主持,並期許具有更專業、更周全完整、結合智慧科技與醫療等示範意義「老人醫院」,未來也會成為國內其他地方打造老人醫院計畫的重要參考,一起照顧好「咱的老大人」。 全名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老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8歲的張小弟弟,2歲開始生長曲線表都在10%以下,長期在小兒新陳代謝科就診。後來因為有暴牙到兒童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有口呼吸症狀,醫師協助裝置肌肉功能矯正裝置。期間又因為仍有打呼情況轉診到耳鼻喉科,發現其實呼吸道堵塞的地方是在鼻腔,使用鼻噴劑之後效果改善打呼,咬合情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脹、消化不良,不少人習慣自行買成藥來吃,但手邊若吃到這款藥,快拿去退!食藥署今(22)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大法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漢生萃暢胃顆粒」,日本原廠發現讓藥品成「顆粒狀」的賦形劑於製造時添加量不足,必須全面回收,但進口8萬5990盒,已經賣出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