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短促、喘恐疾病上身 別當正常老化現象

呼吸短促 喘恐疾病上身 別當正常老化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無緣無故呼吸短促,要注意這可能是心臟衰竭、肺阻病(COPD)等潛在疾病警訊。瑞典一項研究發現,當患者一出現呼吸短促症狀,及早處理,就能避免後續受苦受難,也可以減少往後住院機率。

呼吸急促、喘 並非正常老化現象
瑞典卡皮歐醫學中心心臟科專家納瑟‧阿瑪迪表示,一般人出現呼吸短促、喘等症狀時,多半以為這是正常老化,因此並不會積極就醫;然而做些費力的事時,如果感覺越來越喘,喘的頻率增加,便應該尋求診斷、治療。

阿瑪迪分析一些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含括約1000人,還有另一項含100人的研究,這100人都是因呼吸短促、喘而求診基層診所。這項研究並沒有納入急性呼吸短促患者,急性呼吸短促患者可能在幾天內就出現明顯症狀,多半也會盡快接受治療。研究主要針對慢性呼吸短促、長時間感覺喘的患者,且症狀持續6星期以上。

慢性呼吸短促、喘 常代表心、肺出問題
阿瑪迪分析,這些慢性呼吸短促、長時間感覺喘的患者,生活品質常比一般人來得差,連進行日常生活任務,也有困難,這些人多半有心臟衰竭、肺阻塞等疾病。

阿瑪迪認為,慢性呼吸短促、長時間感覺喘等,應該被視為重要健康警訊,其重要性與高血壓不相上下。為了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用藥治療,醫界應該發展有效率的篩檢工具,這樣才能知道哪些人是疾病高風險族群。越早抓出這些高風險族群,就能盡早治療,也能減輕往後醫療負擔。呼吸短促、喘常是心臟、肺臟疾病警訊,這兩種器官都靠近呼吸系統,一出現病變,自然就容易引發呼吸短促、喘等症狀。

健康惡化 要有所警覺
阿瑪迪提醒,民眾可以比較自己的健康狀況變化,一年前情況如何,現在有沒有退步,如果發現有些事以前可以做,現在卻越來越吃力,常感覺喘、呼吸短促,就要趕快就醫,就算年齡超過65歲、70歲,也是一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6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對抗肥胖,除了少吃多動外,其實想要達到最佳體態,可透過中醫調理的方式,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達到健康瘦身;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董懿容指出,通常會針對體質的不同而對症下藥,像是針對外型體質上,就可利用穴位按摩幫助改善。像是下半身臃腫的民眾,可針對胃經、膽經以及足三里穴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0年進行全國抽樣調查顯示,台灣國小一年級學童近視率高達21.5%,國小六年級提高為每10人中,就有6名學童近視,大學則增加為每10個學生中就有9人近視;為了向「惡視力」宣戰,保護學童視力健康,新竹市已介入學校保健教育,藉由學校、家長和社會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忽冷忽熱,尤其好一段時間沒見到陽光,小心有可能會引起憂鬱的現象;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臨床上就有患者發現自己心情莫名的不開心,進一步了解,發現患者的情緒竟與寒流來襲的時間點相同。其實若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不但有可能會拖延工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提供民眾更好的醫療品質,彰化基督教醫院啟用2台高階1.5 T磁振造影系統,此大孔徑全身影像磁振造影,能夠更快速、精密的診斷。該院院長郭守仁表示,未來民眾進行健康檢查,不需要付出龐大費用,就能使用高檔的健檢儀器,使中台灣的民眾能享受與北部醫學中心等級一般水準的檢測。彰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